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
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
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情景感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大家的老朋友,你能准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吗?(出示小数课件)
师:在生活中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
今天聪明的小精灵遇到点麻烦,你们愿意帮它解答吗?(出示主题图)
师:对于小精灵遇到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讲桌高 1.1m,课桌长 1.2m。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
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
(一)直观感知
教师展示米尺,并课件出示米尺图。
把 1m 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 分米是 1 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 0.1 米。
那 3 分米、7 分米呢?如果把 1m 平均分成 100 份、1000 份呢?请同
学们独立完成课堂小研究,并和小组成员交流你的发现。
(1)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课堂小研究。
(2)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指导,对有问题的小组进行指
导。
(3)全班交流,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提出质疑与补充。
预设: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
米,可以用像 0.01,0.04 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
1 米有 1000 毫米,就是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 份,1 毫米就是
1000
1 米,
用小数表示就是 0.001 米。
我发现:
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迁移推理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推想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五位呢?
生:万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十万分之几的分数可以
用五位小数来表示。
师:像这样的小数有很多,能说完吗?那怎样表示比较合适呢?什么
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呢?
归纳小结:分母是 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
示。
(三) 自主提升
引导学生独立掌握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再次回顾一下所学内容。
2.独立阅读课本,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全班汇报。
3.小组内交流: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你怎样理解?
归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板书)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做。
1、基础性训练:教材 33 页“做一做”
2、综合性练习:教材 36 页“1、2、3 题”
3、拓展性练习:教材 37 页“7 题”
四、课堂梳理,总结汇报
(一)梳理汇报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二)介绍背景知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及小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小
数的历史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 33 页“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发展史。
五、作业布置
课时练:课后练习题完成。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