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2、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能把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改写成小数,会进行分数与
小数之间的转化。会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一些简单的量。
3、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能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把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难点:会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是怎么换算的?
(预设)生:1 米=10 分米;1 米=100 厘米;1 米=1000 毫米
(二)自主学习
1、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学生完成下表。
取出的份数(份) 长度(分米) 长度(米)
分数 小数
1
5
7
学生汇报:(重点说一下每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取出的份数(份) 长度(分米) 长度(米)
分数 小数
1 1
10
1 0.1
5 5
10
5 0.5
7 7
10
7 0.7
师:请同学们观察写出的分数与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
2、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学生完成下表。
取出的份数(份) 长度(厘米) 长度(米)
分数 小数
1
9
25
学生汇报:(重点说一下每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取出的份数(份) 长度(厘米) 长度(米)
分数 小数
1 1
100
1 0.01
9 9
100
9 0.09
25 25
100
25 0.25
师:请同学们观察写出的分数与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两位小数
3、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0 份,学生完成下表
取出的份数(份) 长度(毫米) 长度(米)
分数 小数
1
8
45
547
学生汇报:(重点说一下每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取出的份数(份) 长度(毫米) 长度(米)
分数 小数
1 1
1000
1 0.001
8 8
1000
8 0.008
45 45
1000
45 0.045
547 547
1000
547 0.547
师:请同学们观察写出的分数与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三位小数
4、刚才,我们将 1 米平均分成了 10 份、100 份、1000 份,那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会怎样呢?
(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
师: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
生:
10
1
10
3
100
1
100
27
师:这几个分数怎样写成小数呢?写出的小数又怎样读呢?
生:
10
1 可以写成 0.1,0.1 读作:零点一
10
3 可以写成 0.3,0.3 读作:零点三
100
1 可以写成 0.01,0.01 读作:零点零一
100
27 可以写成 0.27,0.27 读作:零点二七
师:如果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1000 份,1 份是多少?8 份是多少?32 份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份占正方形的
1000
1 ,用 0.001 表示。
8 份占正方形的
1000
8 ,用 0.008 表示
32 份占正方形的
1000
32 ,用 0.032 表示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回答小数是怎么得到的 ?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
1 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兔博士网站: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公元 3 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
问题时,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小数的名称是公元 13 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 13 世纪,我国出现了用
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在西方,小数出现的很晚。直到 16 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才首先使用小数点作
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