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课题 小数的加法、减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主备
教师 小组成员
教学
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
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一位小数的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知道用竖式
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
重难
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预设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1、师生谈话引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
了哪些数学信息。
2、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出加法算式,然后提出要求,鼓励学
生自主完成。
3、交流算法。有的算法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要参与交流。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
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1、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
对齐。
3、提出问题:“一把牙刷比一个牙杯贵多少元钱??”让学生
教学
过程
自己列试计算。然后交流算法,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
方法。
二、课堂练习
1、填一填,让学生看课件展示回答问题。
2、列竖式计算。学生自己动手练一练,点名到白板板书,
其他人在下面做 。
三、巩固练习(课本 57 页)
1、第二题,鼓励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列式计算。然
后互相交流、评判。
2、改错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交流教法和学法。
板书
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1)4.2+6.5=10.7(元)
4 . 2
+ 6 . 5
10 . 7
答:要花 10.7 元。
(2)6.5-4.2=2.3
6 . 5
- 4 . 2
2 . 3
答:一支牙膏比一把牙刷贵 2.3 元钱。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
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其实在现实
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
经历及自己的方法。通过摘取义卖铺上的数据共
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
据,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
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
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过去
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
加减法笔算算理,并总结笔算方法。通过小数的
加减计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
态度。
不足之处:
1.整节课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的主动
性。
2.驾奴课堂的细节处理有些地方还是不到
位。时间控制得不够好,练习没有时间练完。
3.练习的多样性还做得不足,其中没有改错
题是最大的不足,这一知识点,改错题应是最直
观和有效的。
4.课讲得也多,主要是一些问题总结得不够
系统,讲起来话就多。这些问题都是我要在以后
的课堂上不断注意和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