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数学
课 题 千米的认识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观念。
2.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知道 1 千米是 1000 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 1 千米的观念。
教学难点 千米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教具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图片出示:公路上出现一个一个里程牌及指路标志、限速
标志。
提问: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上面
写着什么?你知道 1 千米是多少吗?
揭示课题:认识千米。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千米” 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千米”。
(1)认识 10 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 10 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
学生看一看,走一走。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0
米?
(2)认识 100 米。
通过测量得到 10 个 10 米是 100 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
一想 100 米的长度。举例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 100 米?
(3)认识 1000 米。
让学生量出 100.米,再量出 100 米,让学生说说操场有几
个 100 米,那 10 个 100 米是多少? 1000 米大约要绕操场走
几圈?走 1000 米用了几分钟?
(4)认识 1 千米。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让学生说说从学校门口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大约是 1000 米。
为了简便计量 1000 米规定为 1 千米。
媒体展示:看一看 1 千米是 10 个 100 米。 用千米作长度单
位有什么方便之处? 学生 1:方便说距离的远近。 学生 2:
知道一个地方有多远。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常用到千米?
三、课堂小结。
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板
书
设
计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 千米=1000 米
1km=1000m
教
学
反
思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
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
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
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办呢?学生既不能用手比
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最后我还是决定在上这节
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多少米?
预设:200 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学校的操场一圈体验 200 米有多
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 5 个 200 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
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学生条件反射
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
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走路这个环节取
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 1000 米要走多少步。
从而建立起 1 千米的长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