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2高考题同步试卷:3.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科版必修2高考题同步试卷:3.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02)

ID:718394

大小:258.15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鲁科版必修 2 高考题同步试卷: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02) 一.选择题(共 27 小题) 1.下列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CH3 B.﹣Br C.﹣NO2 D.>C=C< 2.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 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全部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4.下列试剂中,能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新制氢氧化铜 D.碳酸钠溶液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 6.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 ) A. 和 B. C. D. 和 7.甲烷分子中 4 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物质属于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 B.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此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 12 种 D.此物质分子式为 C25H20 8.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B.利用 CO2 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神舟 10 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9.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 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A.利用金属钠或金属钾 B.利用燃烧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B.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C.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汽油、生物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 11.下列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B.CH3CH2CH2Br C. D. 1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该烃和苯互为同系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可用 表示 13.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系物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C.均最多有 7 个碳原子共平面 D.均可使 FeCl3 溶液变紫色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本质是不同的 B.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氯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 D.等物质的量的 CH4 与 Cl2 恰好反应时,生成 CH3Cl 与 HCl 15.甲苯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那么可推断氢元素的质量 分数是( ) A.0.05 B.0.087 C.0.174 D.无法计算 16.某化合物 6.4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8.8g CO2 和 7.2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一定是 C2H8O2 17.有机物 M 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 M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 3 种官能团 B.1mol M 最多可与 3mol NaOH 反应 C.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加成、聚合反应 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 HCOOCH3 和 HCOOCH2CH3 C.用 Na2CO3 溶液不能区分 CH3COOH 和 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19.化合物(a)与(b)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C.(b)的一氯取代物共有 3 种 D.(a)与(b)均能使 Br2/CCl4 褪色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8H10 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 3 种 B.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 是乙烯 C.苯中含有杂质苯酚,可用浓溴水来除杂 D.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不是同系物, 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21.有机物 CH3﹣CH═CH﹣Cl 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 取代反应 ② 加成反应 ③ 消去反应 ④ 使溴水褪色 ⑤ 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⑥ 与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⑦ 聚合反应.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⑦ C. ⑥ D. ②2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C.1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 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 5mol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 中 D.将(NH4)2SO4、CuSO4 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 白质变性 24.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 2 种 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羟基桂皮酸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使用 FeCl3 溶液和稀硫酸可以鉴别这三种有机物 25.b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由 a 经两步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易溶于水及甲苯 B.一定条件下,b 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b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与二氯代物之比为 3:2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a 和 b 26.橙花醇具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1 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 470.4L 氧气(标准状况) D.1mo1 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40g 溴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光谱图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类型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B.质谱图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表示待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苯、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分别为 a、b、c、d,则 b>c>a>d 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少的是甲烷 二.解答题(共 3 小题) 28.按要求填空 (1)写出 中官能团的名称: 。 (2)主链上有 6 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作为支链的烷烃有 种。 (3)键线式 所表示物质的名称是: 。 (4)某烷烃 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64 倍,经测定得知 A 分子中共含 有 6 个甲基。 ① 若 A 不是加后成的产物,则 A 的结构简式为: 。 ② 若 A 是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 A 的名称为: 。 29.一种重要的降血糖药物 M( )的合成路线如图(略去部 分反应条件)。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名称为 ,F 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 ② 的反应类型为 。 (3)下列关于上述涉及的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化合物 E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 F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c.M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酮基 (4)写出 F+H→M 的化学方程式: 。 (5)由 G 可制得物质 I(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I 的同分异构体 的结构简式: 。 ① 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 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③ 1H﹣NMR 谱中峰面积之比为 6:2:1:1:1 (6)请设计以 G 为原料合成 H 的合理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任选) 30.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 2 ﹣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苏丹红﹣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 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 (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 E(C8H6O4),1mol E 与适量的 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 44.8L(标准状况),E 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 能生成两种﹣溴取代物,两种一溴取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E 与碳酸氢钠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将 E 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 C12H14O4 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鲁科版必修 2 高考题同步试卷:3.3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0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27 小题) 1.下列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CH3 B.﹣Br C.﹣NO2 D.>C=C< 【分析】官能团为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以此解答. 【解答】解:甲基属于烃基,不是原子团,﹣Br、﹣NO2、>C=C<在有机物中可发生 取代、还原、加成等反应,为决定有机物性质的主要因素,属于官能团,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官能团知识,题目较为基础,注意常见官能团有烯烃、醇、酚、醚、 醛、酮等.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 ﹣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 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 酰胺类的化学性质. 2.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 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全部 【分析】 ① 蛋白质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变性; ② 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 ③ 油脂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异味,这是变质的主要原因; ④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 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 【解答】解: ① 人的皮肤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故 ① 正确; ② 甲醛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会对人体有害,故 ② 错误; ③ 油脂的不饱和成分受空气中氧、水分或霉菌的作用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而 降解为挥发性醛、酮、羧酸的复杂混合物,并产生难闻的气味,即油脂是因为发生氧化 反应而产生异味,故 ③ 错误; ④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故 ④ 正确; ⑤ 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可以用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来缓解蜂蚁叮咬, 故 ⑤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 不大.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分析】A.食盐具有咸味,食盐能够使细菌脱水死亡,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遇酸放出气体二氧化碳; C.煤的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D.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 【解答】解:A.食盐具有咸味,可做调味剂,食盐能够使细菌脱水死亡,达到抑制细菌 繁殖的目的,可作防腐剂,故 A 正确; B.制做馒头时面粉先经过发酵,产生大量的酸,加入小苏打与酸反应,既去除发酵过程 产生的酸,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又能使馒头膨胀而松软,故 B 正确; C.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 H2、CO 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 化是将煤与 H2 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 H2 和 CO 通过化学合成 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所以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变化是化学变化, 故 C 错误; D.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能够杀菌消毒,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活的化学相关的知识,掌握氯化钠的性质、煤的气化和液化、 碳酸氢钠的性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等知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下列试剂中,能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新制氢氧化铜 D.碳酸钠溶液 【分析】只有新制 Cu(OH)2 与乙醇、乙酸、乙醛溶液分别混合时,现象有明显区别。 乙醇不与新制 Cu(OH)2 反应,乙酸与新制 Cu(OH)2 反应使 Cu(OH)2 溶解,溶液 变为蓝色,沉淀消失,乙醛溶液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解答】解:A.乙醇、乙醛和 NaOH 溶液不反应,无现象,乙酸和 NaOH 溶液能反应, 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 A 错误; B.乙醇、乙醛均不与石蕊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B 错误; C.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溶液分别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混合的现象为:无现象、 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 C 正确; D.乙醇、乙醛均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官能团与性质 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醛、羧酸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 【分析】A、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属于混合 物; B、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C、牛油属于油脂类,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完全水解,次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D、动物油是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不能加氢,制硬化油是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酯)加氢制得. 【解答】解:A、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属于 混合物,故 A 错误; B、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故 B 错误; C、牛油属于油脂类,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完全水解,次反应又叫皂化反应,故 C 正确; D、动物油是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不能加氢,制硬化油是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酯)加氢制得,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牛油为例考查了油脂的一些性质,注意植物油为油,为液体;动物油为 脂,为固体. 6.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 ) A. 和 B. C. D. 和 【分析】二肽是通过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 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根据二肽确定氨基酸的方法是:断裂肽键,氨基上增加一 个氢原子,羰基上增加一个羟基,就可得到原来的氨基酸. 【解答】解: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所以断裂肽键,氨基上增加 一个氢原子,羰基上增加一个羟基,得到:H2N﹣CH2﹣COOH 和 H2N﹣CH(CH3)﹣ COOH,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肽和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理解肽键的形成和肽和物的 水解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7.甲烷分子中 4 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物质属于芳香烃,是苯的同系物 B.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此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 12 种 D.此物质分子式为 C25H20 【分析】A.含 4 个苯环,而苯的同系物中只有 1 个苯环; B.中间的 C 为四面体构型; C.由结构对称性可知,苯环上含 3 种 H; D.含 1 个 C 和 4 个苯基. 【解答】解:A.含 4 个苯环,而苯的同系物中只有 1 个苯环,则不是苯的同系物,故 A 错误; B.中间的 C 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 C 原子不可能共面,故 B 错误; C.由结构对称性可知,苯环上含 3 种 H,则此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 3 种,故 C 错误; D.含 1 个 C 和 4 个苯基,则此物质分子式为 C25H20,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甲烷正四面体结构及一氯取代产物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8.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B.利用 CO2 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神舟 10 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分析】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分别获得水煤气、甲醇、苯、二甲苯等 物质; B.可降解塑料可减小白色污染; C.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D.硅为半导体材料. 【解答】解:A.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等,而煤焦油经蒸馏又可得到苯、 二甲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经气化、液化可得到甲醇等清洁能源,故 A 正确; B.利用 CO2 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这样将 CO2 转化为可降解塑料,实现了“碳” 的循环利用,故 B 正确; C.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 护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氧化,故 C 错误; D.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 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9.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 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A.利用金属钠或金属钾 B.利用燃烧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分析】二甲醚和乙醇中分别含有﹣O﹣和﹣OH,二者性质不同,﹣OH 可与 Na 反应, 二者含有的 H 原子的种类和性质不同,由于分子式相同,燃烧产物相同. 【解答】解:A.乙醇中含有﹣OH,可与金属钠或金属钾反应生成氢气,可鉴别,故 A 正确; B.由于分子式相同,燃烧产物相同,不能鉴别,故 B 错误; C.二甲醚和乙醇中分别含有﹣O﹣和﹣OH,官能团不同,可用红外光谱法鉴别,故 C 正确; D.二者含有的 H 原子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可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有机物官能团的异同以及有 机物的结构,注意把握鉴别方法.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B.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C.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汽油、生物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 【分析】A.植物油属于油脂; B.干馏为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 10000 以下; D.汽油、生物柴油均为烃的混合物,酒精中含 C、H、O 元素. 【解答】解:A.植物油属于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 A 正确; B.干馏为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裂化、裂解都是石油产品获 得小分子的化学变化,只有分馏为物理变化,故 B 错误;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 10000 以下,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淀粉、蛋白质都 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C 错误; D.汽油、生物柴油均为烃的混合物,酒精中含 C、H、O 元素,酒精不是碳氢化合物, 但都可作燃料,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及物质分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B.CH3CH2CH2Br C. D. 【分析】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结构特点:与﹣X 相连碳相邻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反应, 形成不饱和键,否则不会发生消去反应,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 苯环上连接侧链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 应,故 A 错误; B、CH3CH2CH2Br 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故 B 正确; C、 ,此分子中的两个 Cl 均能发生消去反应,故 C 正确; D、 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的 C 原子上不含有氢原子,所以不能 发生消去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结构特点,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卤代烃能发生消 去反应结构特点:与﹣X 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 1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 C.该烃和苯互为同系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可用 表示 【分析】A.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有机物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 B.该分子中含有甲基,根据甲烷的结构判断该分子中所有原子是否共面; C.同系物中结构相似,且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基团 D.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具有烯烃的性质; 【解答】解: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 于水,故 A 错误; B.该分子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乙烯基取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故 B 错误; C.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 C 错误; D.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聚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易错选项是 B,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分析解 答即可,难度不大。 13.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系物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C.均最多有 7 个碳原子共平面 D.均可使 FeCl3 溶液变紫色 【分析】两种有机物都含有酚羟基,荧光素含有﹣COOH,均含有苯环,可发生硝化反 应,结合苯环的结构特征判断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解答】解:A.荧光素与氧化荧光素分子所含的官能团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 A 错误; B.二者均可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故 B 正确; C.凡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荧光素、氧化荧光素分子中均最少 有 7 个碳原子共平面,故 C 错误; D.二者均含酚﹣OH,则均可使 FeCl3 溶液变紫色,故 D 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以 及有机物的结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注意酚羟基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本质是不同的 B.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氯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 D.等物质的量的 CH4 与 Cl2 恰好反应时,生成 CH3Cl 与 HCl 【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聚氯乙烯不能用于保鲜膜;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 【解答】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溴水发生加成、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故 A 正确; B.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B 错误; C.聚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有害物质,不能用于保鲜膜,故 C 错误; D.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为多步取代同时进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15.甲苯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那么可推断氢元素的质量 分数是( ) A.0.05 B.0.087 C.0.174 D.无法计算 【分析】甲苯 C7H8,甘油 C3H8O3,二者相对分子质量都是 92,H 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混合后 H 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据此计算判断. 【解答】解:甲苯 C7H8,甘油 C3H8O3,二者相对分子质量都是 92,H 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同为 0.087,故二者混合物的中 H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08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根据分子式的判断二者氢元 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16.某化合物 6.4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8.8g CO2 和 7.2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一定是 C2H8O2 【分析】有机物燃烧生成 8.8gCO2 和 7.2gH2O,则一定含有 C、H 元素,其中 n(CO2) 0.2mol,n(H2O)0.4mol,以此计算 C、H 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判断是否含有 O 元素。 【解答】解:A.有机物燃烧生成 8.8gCO2 和 5.4gH2O,则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 C、 H 元素,当可能含有氧元素,故 A 错误; B.8.8g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0.2mol,7.2g 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0.4mol, 则 n(C):n(H)=0.2mol:(0.4mol×2)=1:4,故 B 正确; C.n(C)=n(CO2)=0.2mol,m(C)=0.2mol×12g/mol=2.4g,n(H)=2n(H2O) =0.8mol,m(H)=0.8g,由于 2.4g+0.8g=3.2g<6.4g,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 素,故 C 错误; D.C2H8O2,2 个 C 最多含有 6 个 H,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H4O,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有机物完全燃烧只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含有 C、H 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是 否含有氧元素。 17.有机物 M 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 M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 3 种官能团 B.1mol M 最多可与 3mol NaOH 反应 C.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加成、聚合反应 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分析】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 可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和碳碳双键,故 A 正确; 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则 1mol M 最多可与 1mol NaOH 反应,故 B 错误; C.羟基、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反应,还可发生缩聚反应, 故 C 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把握 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把握烯烃、醇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 HCOOCH3 和 HCOOCH2CH3 C.用 Na2CO3 溶液不能区分 CH3COOH 和 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分析】A.含﹣OH 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 B.HCOOCH3 中两种 H,HCOOCH2CH3 中有三种 H; C.CH3COOH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 CH3COOCH2CH3 不能;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 盐和甘油. 【解答】解:A.含﹣OH 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 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故 A 正确; B.HCOOCH3 中两种 H,HCOOCH2CH3 中有三种 H,则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区分 HCOOCH3 和 HCOOCH2CH3,故 B 错误; C.CH3COOH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气泡,而 Na2CO3 溶液与 CH3COOCH2CH3 会分层,因 此可以用 Na2CO3 溶液能区分 CH3COOH 和 CH3COOCH2CH3,故 C 错误;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 盐和甘油,水解产物不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鉴别方法为解 答的关键,注意溶解性与﹣OH 的关系、油脂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等,题目难度不大. 19.化合物(a)与(b)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C.(b)的一氯取代物共有 3 种 D.(a)与(b)均能使 Br2/CCl4 褪色 【分析】A.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a)分子中两个环共用的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 C.(b)中含有几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D.碳碳不饱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答】解:A.(a)与(b)的分子式都为 C7H8,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 正确; B.(a)分子中两个环共用的碳原子,与周围 4 个碳原子相连,构成四面体结构,所以碳 原子不可能共面,故 B 错误; C.(b)中含有 4 种氢原子,则(b)的一氯取代物共有 4 种,故 C 错误; D.(b)中不含碳碳双键,则(b)不能使 Br2/CCl4 褪色,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烯烃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 基本概念、原子共平面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烃一氯代物种类与烃分子中氢原子 种类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8H10 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 3 种 B.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 是乙烯 C.苯中含有杂质苯酚,可用浓溴水来除杂 D.丙烯酸(CH2=CH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不是同系物, 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分析】A.C8H10 含苯环的烃可为乙苯或二甲苯; B.单体为乙炔; C.苯酚以及三溴苯酚都溶于苯中; D.丙烯酸和山梨酸结构不同,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都生成饱和酸. 【解答】解:A.C8H10 的芳香烃满足 CnH2n﹣6 的通式,即有可能为苯的同系物,取代基 可以是 2 个甲基或 1 个乙基,结构简式: ,故 A 错 误; B.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乙炔, 单体为乙炔,故 B 错误; C.苯酚以及三溴苯酚都溶于苯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 C 错误; D.丙烯酸和山梨酸结构不同,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都生成饱和酸,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 知识的积累. 21.有机物 CH3﹣CH═CH﹣Cl 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 取代反应 ② 加成反应 ③ 消去反应 ④ 使溴水褪色 ⑤ 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⑥ 与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⑦ 聚合反应.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⑦ C. ⑥ D. ② 【分析】CH3﹣CH═CH﹣Cl 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 Cl,可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则 ②④⑤⑦ 正确; 含有﹣Cl,可发生取代和消去反应,则 ①③ 正确; 不能在溶液中电离出氯离子,则不能与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 ⑥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综合应用的考查, 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 2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C.1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 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mol 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 5molNaOH 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分析】A、组成上只有 C、H 元素且含有苯环的有机物成为芳香烃; B、根据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来确定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C、有机物中的苯环、碳碳双键、三键等可以被氢气加成; D、酚羟基、酯基、羧基官能团均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解答】解:A、该有机物质组成上有 C、H、O 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 A 错误; B、有机物中含有的酯基可以水解,羧基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应,所以、酯基、酚羟基的 邻对位氢原子等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 B 正确; C、1mol 迷迭香酸中的苯环 2 个、碳碳双键 1mol,共可以被 7mol 氢气加成,酯基不能 被氢气加成,故 C 错误; D、1mol 迷迭香酸的酚羟基、酯基、羧基共 6mol,可以和 6mol 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 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要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 中 D.将(NH4)2SO4、CuSO4 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 白质变性 【分析】A.碘元素在海水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海带提取单质碘需将碘离子氧化 成碘单质; B.乙醇和浓硫酸在 170℃,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和水,水浴的温度为小于 100℃; C.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裸露出活泼的金属铝,铝具有两性,因此含 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根据浓的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而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uSO4 溶液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变性,饱和(NH4)2SO4 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能发生 变性; 【解答】解:A.海水中只有化合态的碘,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 烧→溶解→过滤,然后需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在提取的过程中用的氧化剂可以是 H2O2,然后再萃取,故 A 错误; B.乙醇在浓硫酸加热 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水的沸点为 100℃,水浴的温度为小于 100℃,而该反应 的温度为 170℃,显然不符,故 B 错误; C.铝表面的氧化膜为氧化铝,当有 Cl﹣存在时,Cl﹣替换氧化铝中的氧元素形成可溶性 的氯化铝,所以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裸露出活泼的金属铝,铝具有两性,因此含 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故 C 正确; D.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达到一定浓度时,会 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盐析具有可逆性,所以饱 和(NH4)2SO4 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是变性,因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 醛等导致蛋白质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是蛋白质的变性,所以 CuSO4 溶液能使 蛋白质溶液发生变性,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掌握基础知识,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题目难度不大. 24.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 2 种 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对羟基桂皮酸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使用 FeCl3 溶液和稀硫酸可以鉴别这三种有机物 【分析】A、能水解的有机物中含有:酯基、肽键或是卤代烃等; B、苯环上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C、酚羟基、酯基、羧基均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D、酚类物质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稀硫酸作用下能让酯水解。 【解答】解:A、只有阿司匹林能水解,故 A 错误; B、阿司匹林苯环上有 4 种类型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 4 种,其余的两个一氯代物有 2 种,故 B 错误; C、酚羟基、酯基、羧基均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假设有机物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 对羟基桂皮酸消耗氢氧化钠 2mol,布洛芬消耗氢氧化钠 1mol,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 3mol,故阿司匹林最多,故 C 错误; D、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变为紫色的为对羟基桂皮酸,稀硫酸作用下阿司匹林水 解会出现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酚类物质,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有机物基础知识点考查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 度不大。 25.b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由 a 经两步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易溶于水及甲苯 B.一定条件下,b 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b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与二氯代物之比为 3:2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a 和 b 【分析】A.亲水基促进有机物易溶于水、憎水基抑制有机物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酯基易水解而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和碳碳不饱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C.b 苯环上有几种氢原子,其苯环上就有几种一氯代物;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在原来一氯 代物的基础上有几种氢原子,其二氯代物就有几种; D.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 H 原子的饱和烃支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答】解:A.b 中不含亲水基而只含憎水基,所以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故 A 错误; B.一定条件下,b 中酯基和甲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故 B 正确; C.b 苯环上有 3 种氢原子,其苯环上一氯代物有 3 种;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3 种,故 C 错误; D.a 中苯环上的甲基、b 中苯环上的甲基和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a、b,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苯、酯基和烯烃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 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利用物质性质差异性鉴别物质,C 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不 大。 26.橙花醇具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1 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 470.4L 氧气(标准状况) D.1mo1 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40g 溴 【分析】A.分子中含有﹣OH、碳碳双键; B.与﹣OH 相连的 C 原子的三个邻位碳原子上均有 H 原子; C.分子式为 C15H26O; D.1mol 该物质中含有 3mol 碳碳双键. 【解答】解:A.因分子中含有﹣OH、碳碳双键,则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 反应,故 A 正确; B.与﹣OH 相连的 C 原子的三个邻位碳原子上均有 H 原子,均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四烯 烃,则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故 B 正确; C.分子式为 C15H26O,则 1mol 该物质消耗氧气为(15)mol×22.4L/mol=470.4L,故 C 正确; D.1mol 该物质中含有 3mol 碳碳双键,则 1mo1 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最多消耗 3mol×160g/mol=480g 溴,故 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明确该物质中含有羟基及双键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光谱图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类型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B.质谱图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表示待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苯、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分别为 a、b、c、d,则 b>c>a>d 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少的是甲烷 【分析】A.红外光谱图常用来测定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B.用质谱仪测定的有机物的最大质合比,质谱法中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为最大值; C.键能越大,键长越短,键能:碳碳三键>碳碳双键>碳碳单键; 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高。 【解答】解:A.红外光谱图常用来测定得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故 A 错 误; B.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流轰击样品分子,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质 谱仪测定的有机物的最大质合比,质谱图中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为最大值,为该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故 B 正确; C.键能越大,键长越短,键能:碳碳三键>碳碳双键>碳碳单键,苯中的化学键键能介 于单键与双键之间,所以键长:b>a>c>d,故 C 错误; D.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高,所有的烃中 H 元 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烷,所以耗氧量最多的是甲烷,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式确定的谱学方法、键长比较、耗氧量的相关知识点,题 目难度不大,熟悉鉴定有机物结构及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 3 小题) 28.按要求填空 (1)写出 中官能团的名称: 碳碳双键、氯原子 。 (2)主链上有 6 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作为支链的烷烃有 4 种。 (3)键线式 所表示物质的名称是: 2﹣甲基戊烷 。 (4)某烷烃 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64 倍,经测定得知 A 分子中共含 有 6 个甲基。 ① 若 A 不是加后成的产物,则 A 的结构简式为: 。 ② 若 A 是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则 A 的名称为: 2,2,3,3 一四甲基戊烷 。 【分析】(1)含碳碳双键、Cl 原子; (2)主链上有 6 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作为支链,乙基只能在 3 号 C 上,甲 基可以在中间所有的 C 上; (3)主链含 5 个 C,2 号 C 上有甲基; (4)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烷烃 A 蒸气的摩尔质量为 2g/mol×64= 128g/mol,则 12n+2n+2=128,解得 n=9,所以烷烃 A 的分子式为 C9H20,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氯原子,故答 案为:碳碳双键、氯原子; (2)主链 6 个 C,则乙基只能在 3 号 C 上,甲基可以在中间所有的 C 上,该分子不对称, 甲基分别在中间四个碳原子上,共有 4 种,故答案为:4; (3)键线式 所表示物质的名称是 2﹣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 (4)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烷烃 A 蒸气的摩尔质量为 2g/mol×64= 128g/mol,则 12n+2n+2=128,解得 n=9,所以烷烃 A 的分子式为 C9H20, ① 若 A 不是加后成的产物,说明 A 中两个 C 间不可能形成 C=C 键,则 A 的结构简式 为 , 故答案为: ; ② 若 A 是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满足相邻 2 个 C 上都至少含 2 个 H,则 A 的 CH3CH2C (CH3)2C(CH3)3,A 的名称为 2,2,3,3 一四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2,2,3,3 一四甲基戊烷。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有机物分 子式的确定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4)为解答的难点,题目 难度不大。 29.一种重要的降血糖药物 M( )的合成路线如图(略去部 分反应条件)。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名称为 苯甲醛 ,F 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 ② 的反应类型为 消去反应 。 (3)下列关于上述涉及的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标号) a.化合物 E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 F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c.M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酮基 ( 4 ) 写 出 F+H → M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 +HCl 。 (5)由 G 可制得物质 I(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I 的同分异构体 的结构简式: 、 。 ① 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 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③ 1H﹣NMR 谱中峰面积之比为 6:2:1:1:1 ( 6 ) 请 设 计 以 G 为 原 料 合 成 H 的 合 理 路 线 流 程 图 。(无机试剂任选) 【分析】由 A( )、C 的结构简式( )得出 B 的化学式为: C7H6O,结构简式为: ,A 与 B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C( ) 中含有醇羟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D(C10H8N2O2),则 D 为 ,D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 加成生成 E( );又因 F 与 H(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M( ), 利 用 逆 推 法 推 出 F 为 , F 中 含 有 氨 基 和 羧 基 , 则 E 发 生 +2H2O → +CO2 ↑ +NH3 ↑ , 生 成 F ( ),以此解答该题的(1)~(4); (5)I( ),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1H﹣NMR 谱 中峰面积之比为 6:2:1:1:1,说明对称性很强;且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6)已知: ,得出 G( )中的 Cl 原子可在碱性条件 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醇氧化成羧酸,再根据已知合成目标产物 H。 【解答】解:(1)由上述分析得出,B 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名称为苯甲醛;已 知 M 的 结 构 简 式 : 和 H 逆 推 得 出 F 为 , 故答案为:苯甲醛; ; (2)C( )中含有醇羟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D(C10H8N2O2),D 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 ② 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消去反应; (3)A、E( )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故 a 正 确; B、F( )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 反应,故 b 正确; C、M(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肽键,故 c 错误; 故选:ab; (4)F( )与 H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M ( ,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 +HCl, 故答案为: + +HCl; (5)I( ),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1H﹣NMR 谱中峰 面积之比为 6:2:1:1:1,说明对称性很强,即两个甲基对称,且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写出同分异构体为: , , 故答案为: , ; (6)G( )为原料合成 H( ),已知: , 所以得出 G( )中的 Cl 原子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醇氧化 成 羧 酸 , 再 根 据 已 知 , 合 成 目 标 产 物 H , 所 以 合 成 路 线 为 : , 故 答 案 为 : 。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迁移 能力,正确判断反应前后碳链结构、官能团结构变化是解本题关键,采用知识迁移、逆 向思维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题目难度中等。 30.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 2 ﹣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苏丹红﹣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C16H12N2O (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 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 ABC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 碳碳双键、醛基 (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 E(C8H6O4),1mol E 与适量的 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 44.8L(标准状况),E 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 能 生 成 两 种 ﹣ 溴 取 代 物 , 两 种 一 溴 取 代 物 的 结 构 简 式 分 别 是 , E 与 碳 酸 氢 钠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5)若将 E 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 C12H14O4 的 新 化 合 物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反 应类型是 酯化反应 . 【分析】(1)苏丹红﹣号含有 C、H、O、N 等元素,可根据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 (2)根据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进行判断; (3)C 中含有 C=C 和﹣CHO 等官能团; (4)E 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所含有的官能团判断性质; (5)E 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酯化反应. 【解答】解:(1)苏丹红﹣号含有 C、H、O、N 等元素,分子式为 C16H12N2O,故答案 为:C16H12N2O; (2)2﹣萘酚的分子式为 C10H8O,题中 ABC 的分子式也为 C10H8O,与 2﹣萘酚互为同 分异构体,D 的分子式为 C10H10O,与 2﹣萘酚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 故答案为:ABC; (3)C 中含有 C=C 和﹣CHO 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醛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醛 基; (4)E 的结构简式为 ,与溴发生取代时,苯环上有两种性质不同的 H, 所 以 取 代 产 物 有 两 种 , 分 别 为 , 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故 答 案 为 : ; ; (5)E 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故 答 案 为 : ;酯化 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为该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