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讲:物质的推理专项练习
考点:通过物质的状态、性质、变化及反应现象、条件等,从而进行推理判断
重点:通过知识的归纳总结解决推理题 难点:熟练掌握推理题目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不相同
B.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D.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镇江中考题】
1.(2019 镇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NH4)2SO4 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98.0%的浓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得到 49.0%的硫酸溶液
2.(2018 镇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C.CO2 能灭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 CO2 的瓶中,镁条立即熄灭
D.农作物生长需要 N、P、K 等元素,为增加肥效,可把 NH4H2PO4 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3.(2019 镇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某物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H、O 元素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铵态氮肥
4. (2018 镇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5.(2019 镇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碳单质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铁比铝更加耐腐蚀
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
D.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定减小
【课堂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用 pH 试纸不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
2.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
3.用适量的水能区分 NH4NO3 固体和 NaOH 固体................................( )
4.用饱和(NH4)2SO4 溶液能区分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
5.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
6.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7.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
8.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 )
9.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10.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
11.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 Cu(OH)2 并加热煮沸,出现黑色固体........( )
12.铁的活泼性比铝弱,铁制品比铝制品在空气中更耐腐蚀....................( )
13.某有机物燃烧生成 CO2 和 H2O,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C、H、O 三种元素........( )
14.玻璃钢、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15.用托盘天平称取 7.25g 氯化钠..........................................( )
16.将草木灰(含 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增进肥效..........................( )
17.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18.高炉炼铁中焦炭不仅提供高温和还能产生还原剂 CO......................( )
19.向鸡蛋清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白色固体..........................( )
20.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
21.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
22.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最终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49%( )
23.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变为为单质不一定要通过分解反应....................( )
24.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杀菌消毒.................( )
25.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26.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 )
2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
28.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散热.................( )
29.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作用,验证得出中和反应放热...................( )
30.物质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灭火时不一定要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明矾既能净水又能杀菌消毒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蛋清或牛奶解毒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应注意膳食平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有食盐水的钢铁制品露置在空气中更易生锈
B.玻璃钢、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在水中加入适量的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制成汽车防冻液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2∶1
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 CO 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D.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不相同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溶液结晶后溶质减少,所以饱和溶液结晶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向久置于空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氢氧化铁属于碱,因此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冬天水箱中加入乙二醇等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结冰
D.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 )
A.H2O2 和 H2O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水属于氧化物
B.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CO2 气体,所以 MgCO3 也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 CO2 气体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溶液具有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C.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一定不是氮肥
D.油脂和淀粉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6.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密度大能隔绝氧气且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结果是降低了熔点
D.铵盐与某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该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用水不能区分 NaOH 和 NH4NO3 两种固体,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
C.98%的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最终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49%
D.向置于空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焊锡的熔点比锡低,钢的硬度比铁大
C.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结果一定偏小
D.50.0g 10.0%的氯化钠溶液要使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加入 5g 氯化钠溶解即可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碱性溶液的 pH 都大于 7,所以碱溶液 pH 一定大于 7
10.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所以氢氧化铁也会使酚酞变红
B.将饱和硫酸铵溶液加入鸡蛋清中,析出白色固体,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C.向稀硫酸中滴入几滴 NaOH 溶液,再滴加 CuSO4 溶液,不一定有蓝色沉淀生成
D.氮肥中加熟石灰研磨,一定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11.用下图 1 实验测定空气中 O2 的含量,最终钟罩内上升后的液面略低于刻度 1,某同学对该现象作
如下探究。
(一)钟罩内剩余气体探究
【猜测】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钟罩内 O2 或生成的 CO2 有剩余。
【实验 1】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进行了如下图 2 实验:
(1)A 中观察到 ,证明有 CO2 剩余。 B 中观察到 ,证明有 O2 剩余。
(3) C 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说明结果偏小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生成了不能被 NaOH 溶液
吸收的 (填化学式)气体。
(二)钟罩内溶液的成分探究
【资料】NaOH 溶液与过量 CO2 反应会生成 NaHCO3;Na2CO3 受热不分解而 NaHCO3 受热易分解。
【猜测】该同学取一定量钟罩内溶液经低温蒸发、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
白色固体可能是: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2CO3 和 NaHCO3。
【实验 2】(4)取适量白色固体加热,产生 CO2,则猜测 (选填序号)不成立;
(5)取 8.4g 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 CO2 的质量 (选
填“<”、“=”或“>”)4.4g,则猜测③成立;
(6)该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认为该固体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称取该白色固体 33.2 g,
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 4.5g;再
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 2.2g(假设气体均被完全吸收)。
【结论】a∶b ∶c= 。【延伸】将该固体长期浸泡在 NaOH 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
图 1 图 2
足量
木炭
NaOH
溶液
接尾气处
理装置气体
表面含有
CuO 的铜网
A B C
澄清
石灰水
KI、HCl、淀
粉溶液
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