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内容:二(下)《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
的位置。
2、初步建立1分钟的量感,并通过对时间的认识,受到爱惜时间、守时的品德
教育。
教学重点:
1、能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2、初步建立1分钟的量感。
教学难点:
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教材分析:
《时间的初步认识(二)》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继一年
级第二学期《时间的初步认识(一)》后,学生第二次接触有关时间的知识。
本单元知识包括:认识时间单位,掌握时与分的关系,感知时间的长短等丰富
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建立是在让学生将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的基础
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本节课的难点是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教材中呈现
的都是静态的钟面,不利于学生对时针与分针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因此,在教
学中,让学生不断感悟时针与分针的连动关系,理解几时几分的时针与分针的
位置特点。
除此以外,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本节课通过结合生活经验的两次体验,
初步建立 1 分钟的量感。通过欣赏感受大量 1 分钟能做的事,使学生受到爱惜
时间、守时的品德教育。在本课教学中,“*”为优秀学生达标要求。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时、半时的读写;对 12 和 24 小时计时法及
钟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持续的时间段和时刻的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内
2
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为了更好地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相关知识进行了前测。测试发现大部
分学生对几时几时半掌握较好,对几时几分,时针与分针位置关系的感知了解
很少,半数以上学生缺乏一分钟的量感。基于以上前测情况分析,制定了本课
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第
一
环
节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读一读你看的时间。
2、引入: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会了看几时和几时半,
9 时半还可以读成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揭示课题:认识时间(二) 几时几分
学生读出钟
面上的时刻。
自由发言
第
二
环
节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钟面上大大小小的格子里还藏着哪些秘密?和同桌说一
说。
A.你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钟?5 小格呢?
B.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钟面上
共有 60 个小格。1 小时=60 分
2、时间的读法、写法
(1)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A.9 时 05 分,观察时针、分针的变化,
介绍电子表示法。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
B. 9 时 25 分。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你发现时针的变化了
吗?
C.分针继续往前走,继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和你的
同桌读一读钟面,说一说各自的发现。
E.分针走到 59 分,让学生快速读出几时几分,并说说时
针的位置。
先互相交流,
再集体反馈。
读一读,说一
说。
学生观察后,
先互相说,再
交流。
通过交流,概
括时针与分
针的位置特
点。
3
(2)学生动手拨钟面。小组互动
你能在 9 时到 10 时之间,拨一个和老师不同的时间,读给
你的同桌听吗?(多请几人说一说)
*(3)你是怎样正确读出几时几分的?你发现当分针不足
半圈和超过半圈时,时针的位置有何不同?
3、闯关游戏
(1)你能读吗?(读出四个钟面上的时间)
(2)你会猜吗?只有时针,请你猜猜大约是什么时候?
根据学生猜的,出示分针,读一读。
交流反馈:读钟面的难点:你觉得哪些钟面最容易读错?或
混淆?(接近整时)你有什么办法清楚的辨别吗?
小结:可以延长时针,也可以根据分针的位置来判断时针
是几时刚过还是几时不到。
4、体验一分钟。
一分钟动画。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快)
屏气 1 分钟。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样?(慢)
小结:做不同的事情,对一分钟的感觉也不同。
课件展示资料。体会其实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
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
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先拨再说。
小组讨论,再
集体交流。
快速抢答
交流这样猜
的理由。
个别交流
看动画片,谈
感受
憋气,谈感受
说说收获和
感受
第
三
环
节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1、记录自己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
*2、根据所给时间画一画时针与分针。
学 生 自 由 发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