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1轻与重▏沪教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1轻与重▏沪教版(1)

ID:718007

大小:1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轻与重(直接比较)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 P42 轻与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操作,对物体的轻重进行直接比较。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叙述比较的结果。 3、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明白不能从生活经验比较轻重时,可以通过工具比较。 教学难点: 使用工具橡皮筋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课件、气球、橡皮筋等,学生自带物品。 教学过程: 一、引新课 1、比较气球和苹果的大小(揭示课题—《轻与重》) 说一说:( )和( )比,( )比( )重 ( )和( )比,( )比( )轻 小结:这是生活中熟知的物体,凭生活经验就能判断出物体的轻重。 2、练一练: 字典和记事本 ( )和( )比,( )比( )重。 小胖和小亚 ( )和( )比,( )比( )重 。 小结:用生活经验比较物体的轻重。 3、两个盒子比轻重:大盒轻,小盒重 说想法: 1)大盒重,小盒轻 2)轻重不一定 小结:凭经验判断有时会出错,一定要用手掂一掂才清楚。 4、同桌各拿出一样物体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轻重。 二、 授新知 过渡:(从学生处随意取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用手掂一掂,重量好像差不多, 若要分出轻重需要工具来帮忙。 1、教师操作:出示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和橡皮筋,挂上物体后会发生什么? 小结:绳子不会被拉长;橡皮筋受到锁的重量,会被拉长。所以我们选用橡皮 筋作为比较物体轻重的工具。 判断: (1) 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比较轻重,无法进行比较。 (2) 用长度不同的橡皮筋比较轻重,无法进行比较。 2、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锁和橡皮、胶水和橡皮泥,它们已经系上了相同的橡 皮筋,哪一组愿意上来试着比一比这两件物品的轻重。 生演示:握住橡皮筋的一端,放在同一高度比较轻重。 操作:把两件物品摆在同一高度上,说说你的观察结果? 预设:锁和橡皮比,橡皮比锁重。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小结:是啊!我们是根据橡皮筋拉伸后的长度长短来判断物体的轻重。系着的 物体越重,橡皮筋就被拉伸的越长;系着的物体较轻,橡皮筋就被拉伸的越短。 3、比较 3 个物体的轻重,橡皮泥、橡皮和胶水。 小结:通过刚刚的比较我们知道了,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重,关键是看橡皮 筋被拉伸后的长度,橡皮筋拉伸的较长的物体比拉伸的较短的物体重。 4、现在你能比较四件物品的轻重了吗?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填入表格。 1 最轻 2 3 4 最重 小结:我们在借助工具橡皮筋比较物体轻重时,应该比较的是橡皮筋被拉伸后 的长度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三、巩固练习 将海绵、吸铁石、夹子、汽车、胶水按从重到轻的顺序填一填。 1 2 3 4 5 四、总结 在生活中原来我们可以用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掂”、或借助工具那么多的 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五、板书 轻与重 _____和_____比, 掂 _____比_____重, 工具 _____比_____轻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