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4 页
课题:轻与重
一、教学目标:
1、在物体轻重比较的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物体的轻与重,并能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推理。
2、会对物体的轻重进行直接比较。
2、会使用逻辑推理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2、物体的直接比较
教学难点:会使用逻辑推理进行比较。
二、目标制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的选取都是学
生身边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体验。本节课的教学以观察
生活中的实例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
2、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用手掂物体的重量,玩跷跷板,在橡皮筋上吊挂物体橡皮筋被
拉长,两手提重物的平衡等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已经初步会无意识地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进
行比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猜一猜老师喜欢
吃什么水果?
苹果和气球哪个重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重与轻的关系。
(板书课题:轻与重) 齐读课题。
通过让学生生活
中常见的物体轻
重比较,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并
与学生的生活实
际相结合,引起
学习的兴趣和共
鸣
二、核心过
程推进
(一)观察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掂一掂
苹果和气球哪个重呢?
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板书:掂一掂)
小结:比较物品的轻与重,有时可以
通过观察直接得出,有时可以通过用
指名猜测。
生掂一掂 通过小巧和小胖
玩 跷 跷 板 的 游
戏,让学生初步
了解有些物体的
第 2 页 共 4 页
手掂一掂的方法。不能光看大小,大
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
实际掂一掂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2、看一看
小亚和小胖玩跷跷板,谁重?
你们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板书:看一看)
3、拎一拎
(1)多个物品怎么比较?要借助什么
工具?(出示橡筋)
我们还可以用橡筋来吊住物体,并比
较它们的轻重。
(板书:拎一拎)
思考:用橡筋比较胶水和夹子的轻重
比较的是什么?
小结:用橡皮筋拎一拎称重时,要比
较橡筋被拉长的长度。
(2)练习
小丁丁用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
水、夹子、玩具汽车等挂起来的过程。
合作完成 P42 上的表格。
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多个物体轻
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
物体轻与重的目的。我们已学到了哪
几种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板书:
掂一掂
看一看
拎一拎
(二)直接比较物体的轻重。
1、哪个橙子较重(两个大小差不多的
指名回答。
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
轻重可以用眼睛
观察得出。
通过创设情景,
得出比较物体的
轻与重,最直接
的办法就是用手
掂一掂。学生从
被动接受知识为
主动探索,学习
的过程变得精彩
而不枯燥无味。
数 学 来 源 于 生
活,对于知识技
能的掌握,要回
到解决问题和生
活实际中去,通
过比一比、猜一
猜让学生在实际
中运用所学的知
识。
第 3 页 共 4 页
橙子):
哪个较重,哪个较轻?你是用什么方
法得出的?
出示简易“天平”:这是比较轻重最简
单的工具了。只要把两个橙子放在两
边,直接就显示出两个物体的轻与重,
这种比较的方法就是直接比较。
小结:当两个物体的重量接近,我们
用手也掂不出重量的时候,称一称就
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板书:直接比较 称一称)
2、哪本书较重(三本书):
这有三本书,分别是分别是语文书、
数学书和英语书,想一想,能用“天
平”比较出哪本书较重吗?
你是怎么比较的?
3、小结:比较三个物体的轻与重,应
该用推理的方法,两两比较,不能遗
漏,最后得出结果。
4、练习
学生归纳。
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
通过比较学生身
边的课本,让学
生体验到比较物
体的重量可以借
助简易“天平”,
体会到数学就在
我们身边,而且
可以解决生活中
遇 到 的 实 际 问
题。
三、巩固阶
段
1、哪种水果最轻?
有四种水果:苹果、香蕉、芒果和梨,
你知道哪种水果最轻吗?
说一说怎么比较?
2、4 种水果比较了几次可以找出最轻
的水果?要找最重的水果,要比几
次?
3、小结:4 种不同的物品比较找最轻
同桌讨论
通过对四种水果
的比较轻重,让
学生初步学习逻
辑推理能力,即
了解使用顺序关
系的传递性。
第 4 页 共 4 页
(重)时,先两两比较找出较轻(重)
的,再拿较轻的物品和第三个物品比
较,找到三者中较轻(重)的,最后
和第四个物品比较,找到两两比较中
较轻(重)的,就能找到四种水果中
的最轻(重)的水果。
四、拓展阶
段
1、观察与思考:
5 种不同的水果找出最轻的水果,比
几次?
6 种呢?
10 种呢?
你发现了什么?
2、今天,你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轻与重
看一看
掂一掂
拎一拎
直接比较 称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