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2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沪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2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沪教版

ID:717985

大小: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克与千克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 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和 会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 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 知道 1 千克=1000 克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 的单位。 四.难点: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较准确地估计物体质量,表示 物体的轻重。 五.解决方法: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受、体验的机会。 六.设计理念: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 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人人参与、主动发展。 七.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盘称,2 分硬币,一块肥 皂, 2 袋 500 克的糖,1 千克的称砣一个 八.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组织学生进行负重跑步比赛。 师问:我听说我们班有两名同学跑得很快,他们是谁呀?今天我们让 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不过今天的比赛难度增加了,他们每人要 背一个同学比赛,你们想看看吗? 学生活动。 师问:让我们来采访一下冠军,你为什么不选王仕聿(重的那位同学) 呢? 那么,王仕聿,你有多重?除了“斤”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物 体质量的单位? 2、师说:“斤”“两”是我国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从 1990 年 12 月 21 日开始,我国就规定不使用这两个计量单位了。现在我国已经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和国际接轨,而“克”“千克”是全世界各国统 一使用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与 千克”(板书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交流汇报:请学生汇报去超市调查情况。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超市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 质量,谁来说说你调查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问: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些物品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 用“千克”作单位?请你仔细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克”,什么时 候用“千克”作单位呢?(比较轻的东西用“克”做单位,比较 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 2、认识秤 问:那么要知道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1)掂一掂 让几名学生动手掂一掂(看来我们光靠眼睛看是不行 的,可用手去感受一下) (2)用秤去称 (3)看食品包装袋上的标明(让学生找这两袋食物有多重) 师问:你见过哪些称?在哪里见过?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秤,让我们来看看你们都认识吗?(出示主题 图,让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秤)。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架天平,你们想认识一下吗? 演示多媒体课件,介绍天平的构造及称量的一般方法。 “这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支架指针刻度盘,游标尺组成。把 要称量的物品防入托盘中,移动游标,直至天平平衡,这时标尺上游 标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物体的重量。一般我们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 品。” 3、认识“克(g)” (1)教师用天平演示称出一个 2 分硬币的质量是 1 克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客人—一枚壹分硬币。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枚硬 币的重量?那我们就来用天平称一称。(示范操作)请一位同学来看 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就表示几克。 (2)感受 1 克重 a、拿出 2 分硬币掂一掂感受 1 克有多重 ,把 1 克的感觉记在心里。 b、从学具中找一找,物品袋中哪些物品约是 1 克重? 师: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重约 1 克呢? (3)感受几克重 师: 大家都了解了 1 克有多重(一枚一分硬币的重量),你们知道 2 克有多重吗?10 个这样的硬币有多重?100 个?500 个呢? 请你们分别找出质量是 100 克,500 克的物品(学生动手实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包装袋上的标签) 请你们掂一掂手中的一块肥皂和一袋糖(500 克)感受一下它们的质 量,谁能说说你的感觉?(500 克糖比 100 克的肥皂重) 板书:500 克 师:如果把肥皂换成秤砣(1 千克)呢?掂一掂。如果再加一袋糖呢? 你还掂得出来吗? 4、认识“千克(kg)” (1)认识 1 千克= 1000 克 师:有不同意见了。单靠眼睛看,能判断正确吗?那怎么办?(用称 称) 好。一袋糖重 500 克,两袋糖呢?(1000 克)板书。一个秤砣呢? (1 千克)他们谁重谁轻,我们就来称一称。(出示盘称) 师:称量物体是,当指针指到称面上的刻度“1”时,就表示该物体 重 1 千克。请学生读刻度。(秤砣重 1 千克,两袋糖重 1 千克) 师问:这说明这两样物品怎么样?(一样重)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号)生答师板书。 师:为什么 1000 这么大的数会等于 1 呢?(1000 的单位是克,1 的 单位是千克) 师:哦,原来左右两边的单位不同呀。你知道 1 千克里有多少个 1 克 吗?2 千克里有多少个 1 克?5000 克里有多少个 1 千克? (2)感受 1 千克 你能从桌上的物品中找出质量和是 1 千克的物品吗?(分组合作)请 你掂一掂,说说你的感受。 再请你左手拿硬币,右手拿 1 千克的物品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说 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5.小结:轻的东西一般用克作单位,重的东西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三)、巩固应用 1.猜一猜 出示六包物品:苹果、橘子、花生、绿豆、爆米花、铁,每包同样重 1 千克。让学生猜一猜哪包重。 通过刚才称物品的重量,你想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我们不能只凭 物品的数量多少来判断它的质量,需要用秤来称) 2.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书上练习第四题) a.一个梨约重 150( ) b.一个南瓜约重 4( ) c.一个足球 450( ) d.一袋方便面 100( ) 3.判断:(用手势表示) (1)小胖今年七岁,重约 2 千克。 (2)一个乒乓球重约 3 克。 (3)1 千克铁比 1 千克棉花重。 4.是真是假 师:大家学得真好!小明也觉得都学会了。这不,他用这节课学到的 知识给住在北京的爷爷写了封信,汇报他的近况呢。 关于小明的一封信: (1)一封平信不能超过 20 克,小明给爷爷写了一封 信,还寄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这封信能寄出去吗? 30g (2)要使爷爷能收到这封信,该怎么办? (3)后来爷爷收到了信,看了之后却笑得直不起腰, 你愿意看看这封信吗? 爷爷: 您好!我已经 8 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康,体重 已达 40 克,每天早上能吃掉 30 千克的鸡蛋 2 个, 250 千克的豆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 100 千克的 馒头 4 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能把 将近 1 克的米饭吃光. 孙儿:小明 3 月 28 日 5.有奖竞猜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物品的质量,谁猜对了物品奖励给谁。 (四)、小结收获 你能帮老师总结一下这节课谁的发言最精彩,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吗?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你们愿意试一试 吗? 九.板书设计: 克与千克的认识 1 克 10 克 100 克 500 克 1000 克=1 千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