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加减法(进位)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会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
过程
方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在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
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三位数简单加减计算的过程。
态度
情感 能积极参与提问题的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
学
札
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 创设情境:
(1)口算:说说怎样
算比较简便。
6+9+4=
7+2+8=
3+5+9=
7+8+3=
4+5+9=
7+8+2=
说明:用凑十法口算
比较简便。
(2)笔算:让学生说
一说是怎样做的。
65+19=
53+27=
学生口算,并说出计算方
法。
可能说出:6+9+4,
先算 6+4=10,
再算 9+10=19,
独立完成,做笔算加法时,
先从个位加起,个位 5 加 9
等于 14,在个位写 4,向十
位进 1;十位 6 加 1 等于 7,
7 再加进上来的 1 等于 8,
十位写 8;最后结果是 84。
将笔算板书在黑板上,并让
学生说出笔算计算应该注
2
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
的笔算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一。
二、探究体验
1、出示三个年级折纸鹤
的只数统计表如下:
年级 四年级五年级
六年级
只 数 153 165
189
师: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
么数学信息?
(一)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
出什么数学问题?
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
要立刻板书出来:
(二)解决问题
1、放手让孩子根据两位
数的法则自己解决前三
意的事项:相同数位要对
齐,从个位加(减)。
。
学生观察,分析。
生答
学生口答。
可能提出:
1、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
本?
2、四年级和六年级共多少
本?
3、六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
本?
4、六年级、四年级和五年
级共多少本?
学生独立本上完成,选三名
同学到前面板演。
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
题,教师要给予肯定,
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
容不必板书。
如果学生不能提出三
个年级共多少本?可
教师引导说出
3
道题,选三名同学到前面
板演。下面同学有困难可
小组内讨论解决。
2、集体订正,板演同学
说笔算过程:
师:通过上面的三道题,
你能猜到我们今天要学
习 的 新 知 识 是 什 么 了
吗?
师板书:三位数的进位加
法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三位
数进位加法与两位数有
什么联系和不同?
师:第三条我们可以怎样
简练的说?
4、学生完整的说法则。
师:动笔写我们能准确知
道哪位满十,如果不计算
你能不能判断哪位上的
数相加满十吗?我们看
一看咱们班谁是火眼金
睛。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可能说出:做笔算加法时,
先从个位加起,个位 5 加 9
等于 14,在个位写 4,向十
位进 1;十位 6 加 8 等于 14,
14 再加进上来的 1 等于 15,
十位写 5 向百位进 1;百位
1 加 1 得 2 在加进上来的 1
等于 3,百位写 3,最后结
果是 354。
生答。
生答:大致看法是前两条一
样,不同点三位数的计算多
了一位——十位满十向百
位进一。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
它前一位进一
学生书上完成。
4
2、解决第四个问题
师:列式计算时你发现这
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
么不同?
师:那如果数位上的数满
三十多或四十多五十多
等,怎么办?引导孩子说
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几时就要向它的前一位
进几。
3、生总结三位数进位加
法法则。
四、全课小结:谈本节收
获。
五、布置作业:11 页 2、
3 题。
生可能谈到:这道题是三个
数相加;十位相加满二十
了;教师追问:满二十多怎
么办?一定有同学会说:向
前面进 2。
组内试着总结,然后汇报。
学生自由发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