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冀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冀教版

ID:717859

大小:22.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一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56 页例 1。 例 1 呈现超市购物的情境,提出购买日常用品的问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减 法。教材通过男女生的对话呈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教学列竖式 计算。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引发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引导 学生适时小结方法,积累经验。 (二)核心能力 利用熟悉的购物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研讨交流中理 解算理,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法和减法。 2、会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 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 知识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 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进退位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根据所学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 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 小黑板出示: 1、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78+36 679-483 540+367 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 什么问题? 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 减。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又该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一同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笔算整数导入新课,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为学生感受笔 算整数加减法与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联系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例 1 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 你挑选两样日常用品,你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 (1).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要花多少元钱? (2).一支牙膏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钱? (3).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样列式? (4).指名学生列式。 4.2+6.5 6.5-4.2 (5).你能计算出结果吗?独立试一试。 (6).学生解决后,再与组内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7).指名学生汇报。 4.2 + 6.5 =10.7 (元) 方法一:先把元和角分别相加 方法二:把元化成角 4 元+6 元=10 元 4.2 元=42 角 2 角+5 角=7 角 6.5 元=65 角 10 元+7 角=10 元 7 角 42 角+65 角=107 角 10 元 7 角=10.7 元 107 角=10.7 元 方法三:可以用竖式计算 4. 2 + 6 .5 ------- 1 0. 7 答:买一把牙刷和一支牙膏要花 10.7 元钱。 3 6.5 - 4.2 = 2.3 (元) 6 . 5 - 4 . 2 --------- 2 . 3 答:一支牙膏比一把牙刷贵 2.3 元钱。 (8).他们算得对吗?你会验算吗?指名学生板演。 (9).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新知。 教师:在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小数点要对齐,从低位加起、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一,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教师: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加起、减起。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足学生探究新知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 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算法的多样化,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算法的优化过程是引导学生剥离具体的情境,归纳概 括计算方法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 教科书第 57 页 练一练: (1).买一条毛巾 8.4 元和一块香皂 3.4 元 要花多少元钱? (2).一瓶洗发露 12.5 元比一条毛巾贵多少元钱? (3).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师质疑: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觉得笔算小数加、减法还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 一当十再减。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性完成所提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的乐趣,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 6.2+2.7= 13.6 -3.5 = 1.2+5.6 = 四、拓展练习 .小明身高 1.3 米,弟弟身高 0.9 米,小明比弟弟高多少米? 五、课堂总结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善于 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旧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还要结合实际, 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智慧!让我们带着今天的收获去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六、课时作业 4 1.列竖式计算。 0.8 + 1.1 = 6.8 - 5.3 = 3.5 + 10.2 = 9.5 - 0.4 = 5.6 + 2.1 = 3.6 + 3.5 = 2、小明高 1.3 米,妞妞比小明矮 0.2 米,妞妞高多少米。 板书设计: 4.2 + 6.5 = 10.7(元) 6.5 - 4.2 = 2.3 (元) 4 . 2 6 . 5 + 6 . 5 - 4 . 2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 0 . 7 2 . 3 注意:1.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2 从低位加起或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 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教学反思: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 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 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超市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 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时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 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 具备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对齐”的方法。最 后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积极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习也都 设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不足之处:1.没有深钻教材。2 没有正确书写格式,竖式后面不能带单位, 解决问题必须写横式,有单位、还要完整解答。3.学生上黑板演练的太少,学生 练习的时间也过少。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