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第二课时
(58 页------59 页)。
教材分析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
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
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
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
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
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道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
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
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
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
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
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
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实践探索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计算。
2 .5+4 .3= 9 .5--2 . 3=
二、问题情境
1.教师出示大屏幕(妈妈要去商场买菜,下面我们一起去看
看商场里的数学问题吧!)
2.让学生观察大屏幕,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三、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出加法算式,然后提出兔博士的要求。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
4.交流算法。有的算法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要参与交流。然
后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种: 6 元+2 元=8 元 5 角+8 角=1 元 3 角
8 元+1 元 3 角=9 元 3 角
第二种: 6 元 5 角=65 角 2 元 8 角=28 角
6 5
+ 2 8
9 3
93 角=9 元 3 角
第三种:直接竖式计算
6 . 5
+ 2 . 8
9 . 3
思考: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小数点一定要怎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同
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
(二)教学例(2)
怎样解决“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这一问题?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自己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板书: 6 .5-2.8=3 .7(元)
6 . 5
-2 . 8
3 . 7
(三)提出第三个问题
妈妈付给售货员 20 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思考: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教材 P59 练一练的 2、3 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教材 P59 练一练的 5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