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题 《体会并认识千米》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内容 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体会并认识千米》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
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千米”
是一个较大的计量单位,“可视性”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因此比较抽象。
因此,我结合学生熟悉的周边环境介绍了多个“一千米”的路程,帮助学生认
识千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教学对象
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日常生
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行等多种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结合学生熟悉的
生活环境可以较容易地建立一千米的表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验一千米有多长,能够进行千米和米的简单单位换
算。
2. 在体验一千米的过程中,发展对具体的量的感受。
3.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
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 1 千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 PPT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一、里程
碑引入课
题。
1. 谈话引入,PPT 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什
么。
2.什么时候会用千米当单位呢?
3.引入课题:体会并认识千米
1.发现图中的数
学信息。
2.思考并回答问
题。
通过里程碑
引入,介绍新
的长度单位:
千米,明确在
计量比较长
的距离时会
用千米当单
位。
二、一千
米有多
长。
1.普通的操场一圈是 400 米,多少圈是 1 千
米呢?
2.我们学校操场的一圈是 150 米,多少圈是
1 千米呢?
3.介绍学校周边的 1 千米,老师在走 1 千米、
跑 1 千米所用的时间。
1. 根据所给条
件,进行计算并
感受 1 千米的长
度。
2. 结合熟悉的
生活环境感受一
千米有多长。
通 过 学 生 熟
悉 的 操 场 和
学 校 周 边 的
环 境 介 绍 一
千米,帮助学
生 形 成 一 千
米的表象。
3
三、千米
和米的简
单换算。
1. 3 千米=( )米
2. 5000 米=( )千米
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理解千米和米
的换算,和同桌
说换算的过程。
学会米和千
米之间的简
单换算,掌握
其中的方法。
四、练习
巩固,深
化理解。
练习 1:结合数轴进行米和千米的换算。
练习 2:结合出行方式理解 1 千米。
拓展:秋游的路程以及坐车到达所用的时
间。
1. 结 合 数 轴 图
更好地进行千米
和 米 之 间 的 转
换。
2. 比 较 三 种 出
行方式,寻找行
一千米合适的时
间。
3.结合刚结束的
秋游活动加深对
千米这个长度单
位的认识。
通过练习深
化对千米这
个长度单位
的认识。
4
五、课外
作业布置
了解家庭作业的
要求。
通过家庭作
业让学生自
己去体验一
千米有多远。
六、课堂
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
米,我们结合生活环境知道了一千米大概有
多长,还知道了千米和米怎么进行换算。
自由发言,畅谈
收获。
总结课堂,激
发孩子的学
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