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教学设计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
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
数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小数性质的发现和概括过程,能灵活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数的改
写。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方法:
交流合作法。
教学、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米尺、习题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美
好
情
景
同学们,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
样:(出示课件图片)一支中性笔 2.50 元;一个
笔袋 8.00 元。
这里的 2.50 元和 8.00 元各表示多少钱呢?
2.50 元和 2.5 元,8.00 元和 8 元有什么关
系呢?
2.50 元=2.5 元,8.00 元=8 元,这两个等量
关系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学 生 根 据 数
学信息读出小数,
并根据生活经验
得 出 : 2.50 元
=2.5 元;
8.00 元=8 元
把数学知
识与学生的生
活紧密结合,
注重引导学生
加强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激
发学习兴趣。
2
二、
美
好
预
学
一、出示预学目标:
1.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2.你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
改写吗?
二、课堂自学
1.请同学们用 3-4 分钟阅读教科书第 75 页
内容,并把你认为是关键的知识点的内容多读几
遍。
2.阅读完成后,请试着完成下面的美好知
识。
1. 学 生 阅 读
预学目标
2. 阅 读 教 科
书第 75 页内容
3.完成“美好
知识”练习卡
把本课的
学习目标呈现
出来,让学生
明确本课学习
的目的,有效
的完成课时教
学,提高学习
效率。
利 用 3-4
分钟进行课堂
自学,使学生
对本课时的学
习内容有一定
的认识。利用
知识卡来检查
学生的自学情
况,引导学生
进 行 课 外 自
学。
三、
美
好
交
流
1.对比一副手套2.5 元和一条毛巾 2.50 元,
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2.5=2.50
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
是怎样想的,在全班交流。
2.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 ) ( )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 学 生 交 流
自己的想法,可能
有这些想法:
2.5 元是 2 元
5 角;2.50 元也是
2 元 5 角 。因 此
2.5=2.50
2. 学 生 自 主
观察、思考、小组
交流,或通过教师
引导从不同的知
识 点 发 现
0.3=0.30。
给学生充
足的时间,提
供小组交流的
机会,把学习
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激发学
习的欲望。鼓
励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思路和
方 法 解 决 问
题,体会解决
问题方式的多
3
思考一:0.3 是( ),0.30 是( ),也就
是( );所以 0.3 ○ 0.30。
思考二: 两个正方形的平均分的份数不一
样,但两个正方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一样大;所
以 0.3 ○ 0.30
思考三:
观察数位表,对比数位表的数,你有什么发
现?0.3=0.30
3、根据上面两题的发现,你能总结出小数的性
质吗?
整数部分 小
数
点
小数部分
数
位
…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
计
数
单
位
… 千 百 十 个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
0 . 3
0 . 3 0
3. 学 生 自 主
概括发现小数的
性质
样化,体验数
学 学 习 的 乐
趣。
四、
美
好
回
顾
1.课件呈现教科书第 75 页例题
(1)把 5 分米,50 厘米和 500 毫米改写成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5 分米=( )米
50 厘米=( )米
500 毫米=( )米
(2)在米尺上找出 5 分米、50 厘米、500
毫米。
小兔博士:你发现了什么?
红红:都是 1 米的 ,都是 米。
出示结果:0.5 米=0.50 米=0.500 米
2.课件呈现例 6,再次回顾 0.3=0.30 的思
考过程。
3 通过对 0.5=0.50=0.500 和 0.3=0.30
1. 学 生 独 立
完成,填一填。
2. 小 组 同 学
在米尺上找一找,
然后比一比,说说
自己的发现,由 5
分 米 =50 厘 米
=500 毫 米 得 出
0.5 米 =0.50 米
=0.500 米 的 结
果。
采用灵活
多样的形式进
行练习,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
的计算水平和
能力,从而提
高计算的准确
性。鼓励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
方 法 进 行 计
算,体会算法
多样化。
2
1 2
1
4
两等式中的数对比,再次概括小数的性质,并明
确小数性质可以应用于数的化简和改写。
五、
美
好
检
测
练一练:
1.化简下面的小数
0.30 1.8000 0.0040 102.020 60.060
0.3 ( )( )( )( )
(1)观察 0.30=0.3,是怎样化简的?
(2)思考:小数里的其他 0 可以去掉吗?
(3)总结: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时,要注意什
么?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
数。
60.06=( ) 1.8=( )8=
( )
(1)总结数的改写的方法
(2)总结数的改写注意事项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60 厘米= ( )米
2 米 50 厘米=( )米
500 克=( )千克
3 千克 480 克=( )千克
4、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
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3.90m 0.30 元 500m 1.80 元
0.70m 0.04 元 600kg 20.20m
学生先观察、
思考,明确化简的
方法及化简时那
些 0 可以去掉、那
些 0 不能去掉;改
写时哪些数在哪
里添上 0,大小不
变,哪些数在哪里
添上 0 会改变数
的大小,再独立完
成相关练习。
通过课堂
练习检测学生
掌握新知识的
程度
四、
美
好
拓
展
1、写出 3 个大于 2 小于 3,但又是接近 3
的两位小数。
思考:像这样大于 2 小于 3 的小数有多少个?
2、用数字 5、6、0、0 根据要求写小数。
(1)可以去掉一个 0,但又不改变大小的
三位小数:
(2)可以去掉两个 0,但又不改变大小的
三位小数:
(3)一个 0 都不能去掉的三位小数:
学 生 小 组 合
作交流完成。
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得到
思维的拓展
5
(4)去掉 0 后不改变大小而且变为整数的
小数:
五、
美
好
总
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
从三个维度教学目标进行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
培养学生
的数学概括能
力和情感价值
观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5 分米=50 厘米=500 毫米
0.5 米=0.50 米=0.500 米
0.3=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应用:小数的化简和数的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