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2克和千克的认识和计算▏沪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5.2克和千克的认识和计算▏沪教版

ID:717490

大小:1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克与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量感。 2、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材分析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接触重量(质量)的概念,通过设计“轻与重”、“克与千 克的认识与计算”使学生体验量化的方法和好处。本课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动机,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理 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学会初步地估测和实际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学生 日常生活中所熟识的事物,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把猜一猜、 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此来建立学生对 1 克和 1 千克的量感,培养学生的估 测和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量感。 2、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教学难点: 用合适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在哪见过?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秤出的重量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生:看图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重量的单位——克与千克。 二、新授 探究一 认识克 师:你知道 1 克有多重吗? (1)一枚 2 分硬币的重量大约就是 1 克。请你按照老师的样子掂一掂,试一试, 说说你对 1 克有什么感受? 生:掂一掂,说一说。 (2)师:一枚两分硬币是 1 克,那两枚呢?四枚呢?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体会一 下。 生:合作体验。 (3)师:我们同学也收集了一些物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重量都是多少。(10 克、100 克、500 克) 生:集体交流,掂一掂 (4)猜一猜一个小圆片、一本练习本、数学书有多重并用天平秤验证答案。 (5)师: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品,请你选出一件物品估一下它的重量大约是多 少? 生:动画操作。 探究二 认识千克(kg) (1)师:一袋白糖的重量为 500 克,那两袋白糖的重量是多少克呢? 生:500g+500g=1000g 师:猜想一下 1000g 和 1kg 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动画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生正确的读法。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1000g=1kg。也就是说 1000 个 1g 就是 1kg。 (2)生:体会 1 千克的重量。 (3)师:请你左手放 1 克硬币右手放 1 千克物品,掂一掂,并说说 1 克与 1 千 克有什么差别? 小结:与 1 克相比,1 千克的重量就比较重了,因此通常用克表示较轻的物体的 质量,用千克表示较重物体的质量。 (出示超市物品图片)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 在( )中填入适合的单位 (1)一支粉笔大约重 5( ) (2)一张书桌大约重 10( ) (3)一只足球大约重 350( ) (4)一个鸡蛋大约重 65( ) 练习二 聪聪给外婆的一封信: 外婆 您好!我已经 8 岁了,身体长得很健壮,体重已达 35 克,每天早晨能吃掉 68 千克的鸡蛋两个,250 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 100 千克的馒头 3 个,晚 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吃掉将近 1 克的米饭。 练习三 比较大小 2 kg 200g 2500 kg 3g 800 g 1kg 2 kg 1200 g 7000 g 7kg 练习四 想一想,1 千克的棉花和 1 千克的铁哪个比较重?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板书: 克( g )与千克( kg ) 10 克、100 克、500 克、1000 克 500 克+500 克=1000 克 1000 克=1 千克 也就是说 1000 个 1 克是 1 千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