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千克。初步建立 1 千克的量感。
2、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3、培养估量物体轻重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千克。初步建立 1 千克的量感。
难点: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教学工具
PPT 课件、2 分硬币、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放出不同的称的图片,问学生这些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
引导出人们用称来计量物体的重量。
2、放出一些物品的重量信息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一盒牙膏重 30 克
一根火腿肠重 45 克
一袋大米重 10 千克
小明的体重是 31 千克
一袋茶叶重 450 克
一个苹果重 150 克
一个西瓜重 5 千克
引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再引出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3、询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听到过其他重量单位。
学生回答:斤、公斤
告知学生斤,公斤是我们国家以前的质量(重量)单位。现在用克与千克是为了与
全球统一。
二、探究新知
1、感知 1 克有多重。
出示一枚大约重 1 克的 2 分硬币,让学生垫一垫感受重量。并告知学生 1 克也可
以写成 1g。
2、出示 PPT 演示其他大约重 1g 的物品(1 个回形针,2 个胶囊,一根圆珠笔芯,
一张卡片等。)
3、让学生讨论说说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 1g
4、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练习本和数学书,分别垫一垫猜一猜有多重?学生
垫完之后教师拿出称来演示一遍,加深学习印象。
5、出示 2 包各重 500 克的盐,提问 2 袋盐重多少?
500 克+500 克=1000 克
并引出 1000 克=1 千克,也就是 1000 个 1 克就是 1 千克。
1 千克也可以写成 1kg
6、感知 1 千克有多重
让学生分小组垫一垫 1 千克的盐有多重。加深印象。
三、巩固新知
练习一、
1、一个苹果重 150( )。
2、一个南瓜重 2( )。
3、一个排球重 450( )。
4、一个西瓜重 3( )。、
练习二、
(1)菠萝的重量是( )。
A、15 克 B、15 千克 C、600 克
(2)爸爸的体重是( )。
A、75 克 B、75 千克 C、750 克
练习三、算一算
3 千克=( )克
5000 克=( )千克
4000 克=( )千克
9 千克=( )克
1 千克多 200 克=( )克
练习四、比较大小
2 千克 ○ 200 克
3 千克 ○ 3100 克
800 克 ○ 1 千克
2 千克 ○ 1200 克
7000 克 ○ 7 千克
练习五、
小胖的体重是 36 千克,比他妈妈轻 12 千克,小胖的妈妈重多少千克?
小探究:
一、橡皮横着放和竖着放,它的重量有改变吗?
二:帮明明改一下他写的信:
爷爷:
您好!我已经 9 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身高已经 120 千克(改 120
厘米),体重已达 30 克(改 30 千克), 每天早上吃一个 60 千克(60 克)的
蛋,一袋 250 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 3 个 100 千克(100 克)的馒头,晚上吃
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 1 克(千克)的米饭吃光。
学习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 )和( )。
1 千克=( )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做单位; 称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常
用( )做单位。
拓展知识:
观察这盒巧克力上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后面的(14 克 X10)是什么意思?
板书:
克与千克的认识和计算
克(g)
千克(kg)
1000 克=1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