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实验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
各人眼中的 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一组一组地计数来构造 20。
2、用各种方法来分割 20 的集合(个数各 20 的集合)。
3、乘法题的建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科学观察的方法来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数学,喜欢适合自己的数学。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分割数的集合。
教学难点:乘法题的建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双色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媒体出示一幅画)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心理学中著名的“两可图”),
谁能看出画中有什么?(花瓶,两个人的头像)
同一幅画,小朋友看出的不一样,为什么?(观赏角度不同)
[利用“看图”导入新课,学生感到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动机,一年级
学生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为他们新知学习创设了良好学习情境。]
二、探究新知
(一) 各人眼中的 20
象这样观察角度不同,而看出来的也不同。在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出示主题图)
1、 这里有 20 只巧克力蛋糕,你看到的巧克力蛋糕是怎样排列的?谁来说
一说?
2、 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他们是怎样看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实验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
媒体演示:
小胖是这样看的:2 个一圈,2 个一圈,……正好圈了 10 圈,所以,小胖看
见 20 里面有 10 个 2。
小巧是这样看的:5 个一圈,5 个一圈,……正好圈了 4 圈,所以,小巧看
见 20 里面有 4 个 5。
小丁丁是这样看的:10 个一圈,10 个一圈,正好圈了 2 圈,所以,小丁丁
看见 20 里面有 2 个 10。
小亚是这样看的:4 个一圈,4 个一圈,……正好圈了 5 圈,所以,小胖看
见 20 里面有 5 个 4。
3、 同样是 20 个蛋糕,在每个小朋友眼里的排列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
我们就要探究这个本领。出示课题:各人眼中的 20
4、 请小朋友做书上第 68 页的练习,按下面要求圈一圈。
10 个 2 5 个 4 4 个 5 2 个 10
5 个 4 4 个 5 2 个 10
汇报交流。(实物投影)
师:小朋友在圈一圈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每一次圈的个数一样,
正好圈完)
小结:知道了不管怎么圈,每一份都是相同的,正好圈完。就是:20 里面有
几个几
5、 练习:数学书第 68 页第 3 题,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反馈。
三、运用新知
这里有 16 个苹果和 24 个草莓,小丁丁他们又是怎样看的,谁来说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实验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
1、个体汇报:
4 个 2 个 个 2
个 12 个 6 6 个 8 个
个 2 个 个
师:在刚才的练习中,我们发现了在每个人眼中的 20、16、24 看法不同,
所以表示方法也不同。
2、谁来说说:2 个 8 和 8 个 2 有什么不同?(看着苹果图)
3、同桌说说:任意挑两个图来说说。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每个学生
都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合作的机会,尽可
能让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四、发展新知
1、 书第 68 页第 4 题圈圈填填,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实验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案
2、 小组合作放小圆片。每组准备 30 个小圆片,分成几堆,每堆要分得一
样,正好分完。
并填写表格: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汇报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老师要提供
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有机会亲自操作、探索实践,与同学合作交流,
分享探索的结果的喜悦。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
五、师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