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学案(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结构学案(1)(1)

ID:717208

大小:3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课题:原子的构成(一)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ppt 展示德谟克利特的照片及他 提出的朴素原子论。 问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但是原子真的不可 再分了吗? 思考: 1.我们现在知道的构 成 物 质 的 微 粒 有 哪 些。 2.原子还能再分。 引导学生追溯历史, 对 比 现 在 已 有 的 知 识,产生想要了解原 子结构的发现过程的 欲望。 方法指导 原子实在是太小了,1 亿个氧原 子并排起来只有 1.48cm 的长 度。 感受、思考,随老师 的讲解初步了解大致 引导学生产生对方法 的感知。在接下来的 课题引入 方法指导 过程活动 规律探寻 引导学生追溯历史,对比现在已有的知识, 产生想要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的欲望。 学生主动应用概念模型法思路。 伴随着由道尔顿到汤姆森再到卢瑟福的化 学史资料,学生设计模型、质疑实验、分析实验 得出结论,多方位参与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 教师介绍科学家们研究微观粒子结构时的思 想方法,为下一步学生活动做思路上的准备。 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分析获得关于原 子结构的规律认识。 课堂小结 师生合作完成课堂小结。 问题:这么小的原子,人们怎么 再去研究它的内部结构呢? 配合板书讲解:研究微观粒子结 构的大致方法。 的研究方法。 课堂学习中,变被动 地听讲为主动地有指 向地思考和活动。 过程活动 ppt 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一片。 进入链接:道尔顿原子模型 问题:对于道尔顿当年的这些观 点,你现在赞同吗? 链接学案上的“科学视野” 回答老师的提问,指 出道尔顿学说的历史 局限。 引导学生能辩证地评 价和认识历史上的科 学家及他们做出的贡 献。 ppt 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一片。 进入链接:汤姆森原子模型 讲解:汤姆森发现电子 问题:请你依据汤姆森的实验发 现设计出你认为合理的模型。 问题:汤姆森提出的模型并不具 有唯一合理性,那接下来该做什 么呢? 在学案上:依据汤姆 森的实验事实,设计 出你认为合理的原子 模型。 主动说出需要再设计 试验,寻求新的事实 证据。 培养学生: 1.面对权威不迷信, 敢于思考并提出自己 的观点。 2.相信事实,相信科 学实验,敢于创新和 突破。 ppt 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一片。 进入链接:卢瑟福原子模型 结合图片描述试验现象。 问题:分析这些现象,你会怎样 修正原子模型? 根据卢瑟福的实验结 果提出对汤姆森模型 的质疑,建立新的原 子 模 型 — — 原 子 有 核。 在学案上:整理对实 验现象的解释。 培养学生: 1.敢于依据新的实验 事实对原有的结论提 出质疑。 2.会从现象分析中得 出有价值的结论。 规律探寻 投影展示:几种不同原子的微粒 构成。 问题:通过表格,你能获得哪些 认识? 投影展示: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 情况和质量情况。 观察分析表格信息, 在学案上:完成“我 来观察”。 获得关于原子结构中 电荷关系和质量关系 的规律性认识。 培养学生: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和总结规律的科学素 养。 课堂小结 在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基础上,引 导学生在方法和情感上全面总 结。 具体描述氧原子的构 成,包括内部微粒间 的电荷关系和质量关 系。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 全方面获得发展。 板书设计 原子的构成(一) 一、 原子的结构 分子 质子 研究方法 原子核 建立模型 道尔顿 实心球 物质 原子 中子 汤姆森 原子可分 核外电子 实验 卢瑟福 原子有核 离子 修正模型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讲解化学理论知识的常态课,实际授课后有这样几点体会。 对教学内容价值的深层挖掘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抓住了原子结构发现史这一客观 线索,交织着知识、方法、情感的全方位目标推进。教育无痕——教师做到了,课堂渗透到 了,最后说出来或不说出来都很自然。 在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时时想着学生是主体。为了实现这一效 果,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些问题所产生的最理想效果是:能激发学 生思考的欲望,能激起适当的争议,能推进教学目标的一步步达成。 像这样的化学理论课,学生不是没有兴趣而是看你怎么去激发。事实上,当要求学生 自己设计原子模型画在学案上时,开始还有等待情绪,一旦进入状态,画出来的模型真叫精 彩多样!实物投影交流时互为赞叹,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主动提出需要新的实验事实来进 一步修正模型。类似这样的兴趣激发点在本课中还有好几处。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是课堂的更高层次。智者说:当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 原来不知道的更多。当原子的基本构成被揭开之后,教师适时地停下来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 结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开阔很有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学生身上那已有的科学素养,多么值 得赞赏啊! 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们会很幸福的! 执教人:山东省青岛第 26 中学 徐英姿 构成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