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三位数减法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_2_年级第_2_学期 P_33-34
教材分析
《三位数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三位数
的加减法》中的教学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100 以
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第二次学习整数加减法,同时为后面将要学
习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材中使用了前面所用过的模型 ,例如“数射线”、“数射线的草图”、
“块、条、板”来帮助学生尝试探究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教材先安排了横式计算,通过板、条、块以及数射线的草图等直观工
具,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其后再安排竖式计算让学生学习掌握,并
总结出竖式计算的一般过程。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三位数加法时使用前面所学过
的“块、条、板”、“简图”、“数射线的草图”来帮助学生探究三位数加法的算理,
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学习掌握竖式计算。通过前期学习,本班学生能
较熟练地用横式和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能讲清楚基本的算理,但表达能力还需
进一步提高,需要教师将评价融入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中国南极考察”引入,由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在逐个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把两位数减法、三位数加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计算,理
解三位数减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优化。
教学目标
1、 通过将两位数减法、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计算中,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并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借助“块、条、板”、“简图”、“数射线的草图”的帮助,探究三位数减
法横式计算的方法,建构三位数减法的模型,培养类比与推算能力、算法思
维多样化。
3、 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位数减法的横式计算。
教学难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
学
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情景
引入
1、出示“中国南极
考察”主题图。
小亚的叔叔在南极
某站点上考察,据
他统计:雪海燕 223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
程 只,海豹 127 只,
企鹅 245 只。
2、提问:根据这些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
问题?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学习兴趣:积极思
考,大胆发言。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响亮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出
示问题。
口头列式。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响亮回答。
4、揭示课题
教学意图:通过“中国南极考察”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国家自豪感。通过根据信息提
问,为引入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
新知
(一)不退位减法
1、企鹅比雪海燕多
多少只?
1、口头列式
2、用自己喜欢的横式计算。
学习习惯:认真完
成。
2、展示各种算法 交流算法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积极发言。
3、找出算法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同桌互说
交流汇报
学习兴趣:积极思
考,主动交流。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
(二)退位减法
1、海豹比企鹅少多
少只?
1、口头列式
2、用自己喜欢的横式计算。
学习习惯:认真完
成。
2、展示各种算法 交流算法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积极发言。
3、优化算法
为什么没有用前 2
种方法计算?
你喜欢哪钟算法?
交流反馈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积极发言。
教学意图: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使学生把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减法的横式
计算,理解三位数减法的算理,并会正确计算。通过解决第二个问题,帮助学生对三位数减
法的算法进行优化。
三、练习
巩固
1、问题三:雪海燕
和 海 豹 相 差 多 少
只?
独立完成
交流反馈
学习习惯:认真完
成。
2、用喜欢的方法横
式计算。
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积极发言。
教学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减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说出竖式计算的过程,并总结出竖式计算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巩固
竖式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
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
获?
2、你有什么要提醒
同学们的?
3、今天你的表现怎
么样?
独立思考
集体交流
学习习惯:认真倾
听,积极发言。
学业成功:能梳理
本课知识。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梳理本课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表达能力。
板
书
设
计
三位数减法
245-223 245-223 245-127 245-127
百减百 个减个 先减百 先减个
十减十 十减十 再减十 再减十
个减个 百减百 最后减个 最后减百
作
业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