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营养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并能运用知识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错误做法。
2.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4.知道常见材料的类型,知道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化学知识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科幻影片中的例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燃料的安全意识。
3.通过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的分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健康,
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意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次竞赛课的主题也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我设计这节课的
时候采用以实现该“转变”。情境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四个“还给”。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思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动手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了
学生。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火星的有关资料视频 回忆自己有关火
星的常识
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课题,激发
学生的主动探究欲
情境 1
生存篇
引入:影片中,科学家发现的泥土和地球
上有什么不同?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
观看影片及有关
资料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问题 1:宇航员们遇到了风暴,主人翁马
克被遗落在了火星,一个人如何生存下
去?
思考,交流 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
的意识。
问题 2:马克在太空居住舱里找到了什么
食物?
问题 3: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哪些物
质属于供能物质?
问题 4:维生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交流讨论,代表
表述、其他同学
进行补充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
力,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
力。
情境 2
耕作篇
引入:有限的食物吃完了怎么办。 自己种植食物
问题 5:你知道马克在找什么吗?
问题 6: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化学肥料?
思考交流 设置情境层层递进的问题,从
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情境 3
燃料篇
引入:马克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
题?
农作物生长需要
大量的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资料:马克利用火箭燃料制水的原理
问题 7 :火箭燃料联氨的反应方程式?
问题 8 :氢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氢能
源的优点?
问题 9 :马克发生意外,是因为忘了什
么?
思考交流 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从问题
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氢气的安全实验 演示实验能学生增进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安
全意识。
情境 4
装备篇
太空舱外活动,需要穿宇航服
资料:宇航服的构造
问题 10:常见材料的类型?
问题 11:羊毛、天然棉、合成纤维的简
单鉴别方法?
思考、交流 结合具体实例,能学生增进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结束语:马克能顺利回到地球吗…… 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的应用
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你又哪些体会和收获。
学生总结这节课
中所复习到的知
识和学习感受
学生完成总结,让学生体会化
学是有用的,树立学好化学的
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