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
成黑色固体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
有水珠
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燃烧是可燃物
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
的
的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
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
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
火
炬
的
燃
烧
利
用
燃
烧
加
工
食
物
火
箭
发
射
升
空
一、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产生燃烧这种现象呢?
猜测燃烧的条件是:
猜想1:可能需要___________
猜想2:可能需要___________
猜想3:可能需要___________
…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一定的温度
请指出下面图中哪些物体能燃烧(可燃物):
沙子 棉花 水 纸
酒精木材火柴 岩石
√ √
√ √ √
[提供资料]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可燃物是燃烧现象能发生的首要条件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另外两个条件的可能性
[实验7-1]在500mL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
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
一端放白磷,另一端放红磷,观察现象。
现象: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②红磷
不燃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空气或氧气用导管对准
上述烧杯中
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现象:
水中的白磷燃烧
[实验探究]
可 燃 物 铜片上的红磷 铜片上的白磷 开水中的白磷
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物质是否燃烧
√
×
×
√
√ √
√
×
×
[讨论与交流]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
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
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再次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得出结论]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燃烧的条件(这三个条件必须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燃烧条件示意图(火三角)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0C) 40 240
250
|
330
320
|
370
700
|
750
了解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衡阳居民楼火灾
美国9.11事件 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
2003年2月哈
尔滨天潭酒店
大火,33人死
亡
1994年新疆克
拉马依大火,
300多名中小学
生葬身火海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
熄灭这支蜡烛!
提供的物品有:水,扇子,
剪刀,烧杯等
方法:
1.用水浇灭
2.用扇子扇灭
3.用剪掉烛芯
4.用烧杯盖灭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隔离)可燃物
隔绝空气(氧气)
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个定值),不
会改变。灭火时,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但不能降
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
1、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
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
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A B C
现象
原因
熄灭 正常燃烧 熄灭
烧杯隔
绝空气
同时具备燃烧
的3个条件
生成CO2不能燃烧,不能支
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隔绝空气。
探究:
稀盐酸
碳酸钠
知识运用
森林着火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破
坏什么条件
熄灭酒精灯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练一练:当堂检测
灯帽盖灭 隔绝空气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
关闭阀门 隔离可燃物
油锅着火 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反应原理:Na2CO3 + 2HCl 2NaCl + CO2↑+ H2O
了解常见的灭火器
几种常用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
2、干粉灭火器:
3、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
引起的失火。
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
的失火。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
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
失火。
身上着火,千
万不要奔跑,
可就地打滚或
用厚重的衣物
压灭火苗。
救火时不要贸然
开门窗,以免空
气对流,加速火
势蔓延
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
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
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
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
窗缝,并泼水降温
总结回顾
本节课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1:
2:
3:
燃烧的条件
需要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
物着火点
降温至着火点
以下
隔绝空气
隔离可燃物
(缺一不可) (其中之一)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
面的成语?
【游戏抢答-
-比比谁的语文
功底高】
三、随堂反馈
釜底抽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闻》: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
采用隔断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
严重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煽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答案: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答案:
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1、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
一扇就灭?
四.能力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
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
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的着火
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
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2、室内着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
为什么?
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
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