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
C.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 价
D.氯的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
2.X、Y、Z、M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前 10 号元素,基态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等于其
电子层数,Y、Z、M 三种元素相邻,基态 Z 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M<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Z>M
C.电负性:M>Z>X>Y D.原子半径:X<Y<Z<M
3.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合成了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五氮阴离子( -
5N )是
制备全氮类物质 + -
5 5N N 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角: +
4NH >H3O+ B.电负性:N>O>H
C. + -
5 5N N 属于离子化合物 D.基态 Cl-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4.电子由 3d 能级跃迁至 4p 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 )
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象 B.原子的吸收光谱
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象 D.原子的发射光谱
5.能够证明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事实是( )
A.电负性 B.电离能 C.电子亲和能 D.电势能
6.X、Y、Z 和 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 与 Y、W 均相邻;②X、Y、W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
B.H2Z 的沸点比 H2W 低
C.X 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10 的微粒只有 4 种
D.X、Y、Z 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7.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铋原子 s 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p 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
B.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09.0
C.铋原子 6p 能级中 6px、6py、6pz 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
D.铋原子最外层有 5 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8.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其中能表示该元素不是主族元素的是
A.3s23p3 B.3d14s2 C.4s24p2 D.3s23p5
9.下列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 0 族
B.第ⅠA 族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C.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x+4
D.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 18 种元素
10.根据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是( )
A.砷元素单质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砷元素有-3、+3、+5 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 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磷酸强
D.砷化氢不稳定
11.元素周期表中,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Al、Mg、Na B.Mg、Ca、K C.He、Ne、Ar D.N、O、C
12.元素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B.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原子中,1s、2s、3s 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2s2 表示 2s 能级有两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2p、3p、4p 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D.1s22s22p43s2 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4.已知下列各种元素中 A、B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形成 AB2 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A.12 和 17 B.6 和 8 C.12 和 8 D.11 和 17
二、填空题
15.(1)某元素最高化合价为+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其核
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属__________ 区元素
(2)Cr 电子排布式从 3d54s1→3d6 是___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放出”);Co3+核外电子有
_____个未成对电子数,Zn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V 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_____________。
(3)已知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则基态 A 原子中,电子运动状
态有 ____________ 种;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 ____________ ,该电子层含有
的能级数为 ____________ ,该电子层含有 ____________ 个原子轨道。
16.金属铝质轻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在国防工业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成下列填空:
(1)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__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有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镓(Ga)与铝同族。写出镓的氯化物和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硅与铝同周期。SiO2 是硅酸盐玻璃(Na2CaSi6O14)的主要成分,Na2CaSi6O14 也可
写成氧化物形式___。盛放 NaOH 溶液的试剂瓶若用玻璃瓶塞容易形成粘性的硅酸盐而
无法打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长石是铝硅盐酸,不同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
质的量分数相同。由钠长石化学式 NaAlSi3O8 可推知钙长石的化学式为___。
(4)用铝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制备金属单质是工业上常用的方法。如:2Al+
4BaO 3Ba↑+BaO•Al2O3。常温下 Al 的金属性比 Ba 的金属性___(选填“强”“弱”)。
利用上述方法可制取 Ba 的主要原因是___。
a.高温时 Al 的活泼性大于 Ba b.高温有利于 BaO 分解
c.高温时 BaO•Al2O3 比 Al2O3 稳定 d.Ba 的沸点比 Al 的低
17.
I.
根据元素周期表 1〜18 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请用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②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_______;
③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④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
II.
①
He ②SiC
③
Na
2
O ④Na
2
O
2
⑤NaOH
⑥金刚石 ⑦白磷
(P
4)七种晶体中,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作用力只有共价键的单质是______;
只存在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_______。
三、推断题
18.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 A、B、C、D、E、F、G 七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
素的价电子构型为 nsnnpn+1;C 元素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 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
6
;E 元素正三价离子的 3d 轨道为半充满状态;F 元
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G 元素与 A 元
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
(1)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填“<”“>”或“=”)B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C 三
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C 元素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E3+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
(3)F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4)G 元素可能的性质_______。
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B.其电负性大于磷
C.其原子半径大于锗 D.其第一电离能小于硒
(5)活泼性:D_____(填“>”或“<”,下同)Al,I1(Mg)_____I1(Al),其原因是____。
四、实验题
19.请按要求分别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验证实验。
(1)验证钠和镁的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硫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为准确测定 FeSO4 的浓度,可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已知重铬酸
钾被还原为 Cr3+)
步骤 1.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2.9400g 重铬酸钾,配制 5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步骤 2.移取 25.00mL 所配制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 500mL 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
至 250mL,再加 20mL 浓硫酸,冷却后,加 2~3 滴试亚铁灵指示剂;
步骤 3.用待测硫酸亚铁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到绿,由绿色刚变为红紫色为终点;
步骤 4.记录消耗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为 18.70 mL。
(1)配制 5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
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取 K2Cr2O7 溶液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盛装待测硫酸亚铁溶液选用的仪器
是___________
A.50mL 酸式滴定管 B.25mL 碱式滴定管 C.25mL 量筒
(3)氧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分区,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Fe2+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基态铬原子的价
电子电子排布图为 __________________。
(4)测得 FeSO4 的浓度为 ______________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五、计算题
21.X 元素的一种核素,其氯化物为 XCl2,取 1.11g 该氯化物配成溶液后,需用
1mol/LAgNO3 溶液 20mL 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 X 核素中有 20 个中子。
(1)试写出 XCl2 与 AgNO3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用 XCl2 代入方程式书写,注
意 X 的化合价)。
(2)X 的质量数为多少?
(3)指出 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2.铁和钴是重要的过渡元素。
(1)钴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族,基态钴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个数为_____。
(2)[Fe(H2NCONH2)6](NO3)3 的名称是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
该化合物中中心离子 Fe3+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___;尿素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___,尿素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3)Co(NH3)5BrSO4 可形成两种结构的钴的配合物,已知 Co3+的配位数是 6,为确定钴
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在第一种配合物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配体为
_____。
(4)离子化合物 CaC2 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 1 所示,从钙离子看,属于____堆积,其配
位数是_____;一个晶胞中平均含有的π键的个数为_____。
(5)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碳的氧化物 CO2 能够与 H2O 借助于太阳能制备 HCOOH,其
反应原理如下:2CO2+2H2O=2HCOOH+O2,则生成的 HCOOH 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
比是____。
(6)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 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无磁性,其晶胞如图 2 所示,则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若晶体密度为ρg/cm3,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的距离为
_____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 NA 表示,写出计算式即可)。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B 6.D 7.D 8.B 9.A 10.C 11.A 12.D 13.D 14.B
15.1s22s22p63s23p63d34s2 3d34s2 第四周期ⅤB 族 d 吸收 4
6 L 2 4
16.4 13 GaCl3+3NH3·H2O=3NH4Cl+Ga(OH)3↓ Na2O·CaO·6SiO2 SiO2
+2NaOH= Na2SiO3+H2O CaAl2Si2O8 弱 d
17.
H F He Na
① ⑥ ③ ④。
18.> N<O<F Fe3+ ds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或
[Ar]3d104s1 A > > Mg 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处于全充满的稳定结
构,Al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1,其 3p 上的 1 个电子较易失去
19.把一小块钠和镁条分别投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钠能剧烈反应,镁无明显现象 把
氯水滴入氢硫酸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0.500 mL 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A A P 第四周期第Ⅷ族 [Ar]3d6
0.16mol/L
21.(1)XCl2+2AgNO3=2AgCl↓+X(NO3)2(2)X 的质量数为 40(3)第四周期第ⅡA 族
22.Ⅷ 3 3d5 sp3 O>N>C>H SO42-、NH3 面心立方最密 6 4
4:1 FeC 103
2 272 102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