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比较南亚与“南亚次大陆”的区
别与联系;
2.知道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
1. 基本能据图分析南亚的地理位置,指出“南亚次大陆的范围”,
2. 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说明各国是否临海;
3. 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和河流,说出各自
的方位;
4、学会分析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根据南亚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能初步认识人地关系。
2. 通过中印边界问题的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音乐前奏,这部电视相信
同学们都看过听了刚才的音乐你们想到了哪一部电视剧?……《西游
记》
唐僧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你们知道西
天是指哪里吗?……古代叫天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南亚。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
[板书]:南亚
一、 南亚的位置、范围与国家
[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小组每组思考一个问题。
1、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南亚包括哪些国家?其中哪几个国家与中国相邻?
读图:南亚的政区图,完成活动讨论归纳
每组派代表回答,然后老师与同学一起补充完善。
小结:
海陆位置: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北靠喜马拉雅山脉 南临
印度洋
纬度位置:南亚大部分在 10°N~30°N,北回归线穿过南亚中部,大
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南亚的国家:共有七个,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
尔、不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归纳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方法强
化方位的概念
二、 三大地形区
【过渡】南亚的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其他地区地形如何呢?
(引导)读图 “南亚地形图”
根据等高线分层设色表,你能判断南亚的地形特点吗?讨论并完成活
动
对学生回答作简要评价
【投影】南亚的地形“三大地形区”课件展示三大地形区分布方位
(指导)学生在图中分别圈出三大地形区
【投影】“南亚地形剖面图”观察三大地形有何特点
北部:高大山地(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高耸,狭长崎岖 ,逐级下降,
南亚也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印度次大陆、印巴次大
陆)
中部:广阔的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 面积广阔,略呈弧形)
南部:低缓的高原(德干高原,西高东低,起伏平缓,发源于高原上
的几条河流流向均为自西向东流)
在广阔的平原和高原地区,有广阔的耕地。
过渡:耕地离不开水源,南亚主要有哪些河流呢?
三、 两大河流
【投影】“南亚的河流”
读图思考:河流名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
学会答老师补充
河流名称 流经国家 注入海洋
印度河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恒河 印度、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开心一刻:播放“马尔代夫”视频
四、 南亚气候
【投影】“亚洲气候图”和“恒河洪涝图“
思考: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易产
生旱涝灾害的原因是 。
学生作简要回答。深入研究原因。
【投影】旱雨两季水位变化 和旱灾洪灾图片(说明热带季风变化大)
【投影】“热带季风降水柱状图”“亚洲东、南部夏、冬季风”
讨论填空:
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易产生旱涝灾害的原因是:西南季风的强弱或持续时间的长短不稳定
能力提升
1、南亚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___(高或低)原因是什么?
高。
北部喜马拉雅山阻挡了从北方来的寒冷气流。
2、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印度年降水量分
布示意图 ”
乞拉朋齐---世界“雨极” ,全球雨量最多的地区
因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湿的地区,那里是湿空气的“仓库”,来自于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总结:老师随学生总结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一、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二、三大地形与
1、地形:
北部:高大崎岖的山地
中部:广阔的冲积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高原
三、两大河流
1、印度河
2、恒河
四、南亚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