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1.5认识分米》|冀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1.5认识分米》|冀教版

ID:716350

大小:7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认识分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学情分析】 本课前学生在掌握米、厘米的知识基础上,已经建立了 1 米、1 厘米的长度表象。以学生日记为线索,将米、 分米、厘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长度,建立表象认识,掌握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知识点。 【教学目标】 1.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感知 1 分米的长度表象,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2.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提高自身学习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 深入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测量与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分米,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 1 分米长度表象并运用于生活中。 【教具】 米尺(磁铁)、1 分米长铅笔、30 厘米的彩带、60 份学习单、学生要准备好尺子或三角板、学生提前测量身高。 【教学过程】 一、巧设引入 1、明明的日记。 师: (PPT 出日记)明明有一个写日记的好习惯。老师带来了明明写的一篇日记,谁能读一读? 生: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棵 200 米高的小树倒下了,我拿出 1 厘米长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来到学校后,我坐 在 5 厘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读 7 米厚的数学书。 师:有同学忍不住笑了 ,什么情况?原来明明把单位弄错了。 师:在日记里面用到了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板书:米 m 厘米 cm) 2. 复习米和厘米。 师:我们一般量什么样的物体才用米作单位呢? 生: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 师:我们量什么样的物体才用厘米做单位呢? 生:一般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师:(指到米)那 1 米里有多少 1 厘米呢? 生: 1 米=100 厘米。 2 师:对啊!1 米=100 厘米,反过来说 100 厘米就是 1 米。用字母来表示是 1m=100cm。同学们学得真好! 板书: 1 米=100 厘米 全班大声正反齐读。 3. 修改日记。(PPT 改出来) 师:日记里具体哪个地方做错需要修改?谁来说一说? 生:1 厘米改为 1 米。(学生修改 5 厘米的时候,矛盾了) 师:你怎么不继续改了?为什么?5 厘米改为 5 米合适吗? 生:不合适,用米作单位长度太长,用厘米作单位长度又太短,不符合实际情况。 师: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今天就来认识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的新朋友——分 米,它的名字是,大声读出来:分米,用字母“dm”表示,跟老师一起读 dm ,读两次。板书课题:认识分米 dm。 【说明:用学生的日记导入课程,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在学生遇到知识矛盾的时候,及时揭示这节课的内容,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能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为接下来的学 习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刨根究底 1. 测量铅笔,感知分米。 师:(拿出铅笔)同学们,我们每天用铅笔来写字,你们知道老师手中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吗?请你估一估铅笔的 长度。 师用米尺,找前排一学生拿着铅笔量。 生:这支铅笔的长度为 10 厘米。从刻度 0 到刻度 10 是 10 厘米。 师:对啊,刚才说是 1 分米的同学,你说对啦!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 师:刚才估得 9 厘米的接近了,估得 8 厘米的稍微差了一些,你估得 10 厘米完全正确。 板书:1 分米 =10 厘米 。全班读正反。 师: 让我们记住借用手来比划 1 分米也就是 10 厘米,看谁比划得最准确呢? 拿出你的尺子比一比。 师:你笔划得真准确!你的比划的是几厘米?还差几厘米是 1 分米呢?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 1 分米牢牢的刻在心上,就像有一把小尺子在你的眼睛里。请你带着你心里的 1 分米、你眼 里的小尺子去找一找教室里、生活中,有什么物体表面长度接近 1 分米?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找到了长度是 1 分米的物体。 【说明:用学生最熟悉的“铅笔”作为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又通过手指比划,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培 养学生对测量单位的感知能力,真正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3 2. 借入米尺,明确关系。 师:(拿出彩带)老师有一条彩带,请你估一估。 师:我们来量一量这条彩带,从 0 刻度开始到这是几厘米?是几分米? 师:测量时一定要从 0 刻度开始测量吗?那我想从刻度 20 开始量这条彩带,可以吗? 师:从刻度 20 开始量到刻度 50,就是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1)也就是说 1 大格就是 1 分米,3 大格是 30 厘米也就是 3 分米。 (2)50 厘米-20 厘米=30 厘米 30 厘米=3 分米 师:是的。测量物体时不一定都从 0 刻度开始量,也可以从别的数开始量,它的长度可以用后面的刻度数减去前面 的刻度数。对于之前学习的知识你们记得真牢!老师给你们点赞。 师: 1 分米包含有 10 个 1 厘米,那你知道 1 米有几分米吗?你看出来了吗? 生:一大格就是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有 10 大格就是 10 分米。 师:你真厉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 1 分米?1 米 =10 分米,把我们的发现读出来。用字母表示为 1m=10dm。 板书:1 米 =10 分米 师:1 米 就是 10 分米 ,1 米又是几厘米呢?1 米也可以说成几厘米? 师:对啊!原来 1 米可以用 10 分米表示,也可以用 100 厘米表示。它们是相等的关系。 板书:1 米=10 分米=100 厘米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一起把我们的发现读一读,反过来读怎么读?(多读几遍) 师:记住了吗?我来说你来比划,我说一个长度,请你用手来比划。 1 米? 10 分米? 师:谁动啦?用动吗? 师:对啊,不用动!1 米就是 10 分米,不用动! 100 厘米? 师:100 厘米也没动!对啊,看来同学们知道了 1 米=10 分米就是 100 厘米! 三、拓展训练 师:你们真了不起! 长度单位都成了你的好朋友,下面我要出题考考你们,敢不敢再次接受挑战? 生:好! 师:真自信!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独立完成。(希沃展示 2 位同学) 银行卡长大约是 1( ) 橡皮的长是 3( ) 操场跑道长是 100( ) 4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2( )宽大约 17( ) 门的高度大约是 2( ) 小东的身高是 9( ) 2. 填一填。 1dm=( )cm 7m=( )dm 80 分米=( )米 40cm=( )dm 2 米=( )cm 800 厘米=( )米 1m = ( )dm = ( )cm 35cm+20cm=( )dm( ) cm 5 分米-10 厘米=( )厘米 45 分米+55 分米=( )分米=( )米 师:你们轻轻松松就成功的挑战了这么多关卡!老师要奖励你们!要带你们去一趟游乐园,想不想去? 师:好!我们走! 3.游乐园 师:同学们,我们进游乐园时首先要准备什么? 生:买门票。 师:每个同学要不要买票呢?都买同样的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购票规则。(PPT 出购票规则) 身高 120 厘米以下儿童免费进入游乐园,身高 120 厘米至 140 厘米儿童进园需购买儿童票,140 厘米以上需购买成人票。 (PPT 出你应该买那种票呢?) 师:好啦,要进乐园了,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买票哦! 同桌间先根据自己的身高来交流自己应该买哪种票,想好的举手。 师:交流好了吗?好,老师接下来采访几位同学。你多高?(整十数身高和末尾有单个几厘米身高的) 1 米 xx 厘米还可以说成 1 米几分米?1 米几分米几厘米?你应该买哪种票呢? 师:145 厘米也可以说成 1 米 4 分米几厘米?应该是 5 厘米。 总结:我们的身高可以用米和厘米两个单位表示;也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三个单位表示出来。 【说明:本环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通过测量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和身体上的长度,真实贴切的实践 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猜测—试验—分析数据—交流”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获得了数学学习 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 师:学完“分米”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日记中 5 厘米的凳子改为 5 分米,可是我们还是不能改 7 米厚的书,怎 么办? 生:可以改用毫米。 5 师:对,这就是我们以后再认识的更小新朋友——毫米,我们下次接着学习。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说明:小明的日记再一次完整地展现在课堂结束时,紧紧抓住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结合点,同时使本节课的主 线鲜明突出,又实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 五、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 1 米=100 厘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