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面积》教学设计
课 题 总复习面积
课 型 新 授 课 课 时 1 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掌握面积的概念、单位、进率及长、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灵活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面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
际问题。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突破重点、难
点设想
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感受面积在生活中的
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引入复习
1、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填一填
大连市区面积约2415( ) 房间面积18( )
小头爸爸身高180( )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公顷=( )平方米 700公顷=( )平方千米
个别发言
二、复习整理
1、面积与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积,然后教
师归纳面积概念。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
(2)、回忆我们学过的周长单位,你知道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2、简单换算。
同桌说一说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观察,思考
说一说
同桌说
进率: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100 10000 100 100 100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学生在草稿纸上默写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面积计算。
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
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
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
行分析、总结。
动手操作
说一说
三、综合训练
1、在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要知道哪些条件?
2、讨论交流: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3、填一填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l 公顷=(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 )公顷
700公顷=( )平方千米 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
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行测量和笔算。
最后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行比较,看看误差多少。
说一说
填一填
动手操作
四、总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会区分面积与周长了吗?
2、你知道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能否熟练的背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进行计算?
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100 10000 100 100 100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