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设计
理念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
主动进行交流。
4、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
究中的应用。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2)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
(3)学会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研究的作用
(2)学习运用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自主探究实验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2)在汇报交流中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
重点
难点
重点:(1)通过计算题,联系实验去验证,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教 学
方 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活动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
活动 设 计 思 路
一、
问 题
引入
1.现有鸡蛋壳样品 10 克,加入足量稀盐酸 100
克,充分反应,反应后剩余总质量为 108.9 克
(假设生成气体全部逸出)求样品中碳酸钙的
质量分数?
2.讲解解题过程
3.如果只有样品,无具体数据,你能否通过实
验测定其含量?
根 据 已 学
知识解题
此设计在复习利用化学方
程式进行计算,同时引导
学生用实验验证,提高学
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并通过充分的情绪调
动和情境创设,触发学生
的探究心理。
二、
讨 论
并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引导学生探究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
方案
1、题目中的数据你能通过现有的实验器材得到
吗?
2、如何利用现有仪器及药品才能得到准确的数
据?(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板书)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提问(完善方案):
样品的质量你认为取多少合适?(盐酸过
量);
为了使鸡蛋壳中碳酸钙迅速且完全反应,我们
该怎么做?(鸡蛋壳研磨成粉末状;反应过程
中用玻璃棒搅拌;待无气泡产生时说明反应结
束)
此实验需要称量哪些质量?(鸡蛋壳的质量;
反应前蛋壳和稀盐酸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余药
品的总质量)
4、你还有需要补充的建议吗?
5、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如何操作才能提高
工作效率?(分工合作)
1、思考并
回答问题
2、学生讨
论 思 考 并
且回答
3、学生思
考回答
4、思考并
回答
5、学生汇
报 交 流 自
己的见解。
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
认知基础,表述已有的学
习经历。调动学生已有的
对实验的认识和经验,交
流已获得的对实验的认
识。让他们体会到实验与
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激
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
趣。
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
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观点。
探讨交流的活动中,
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
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
人意见的习惯。
三、
分 组
实 验
l、说得好!只有经过实践,你的观点才能更有
说服力。(给出鸡蛋壳和稀盐酸的用量)
2、先请大家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数据记录下来。
3、刚才大家都研究得很认真,相信大家肯定有
不少的发现,请大家用把自己刚才探究的发现
整理一下。
4、现在我们开始汇报,进行汇报的同学要组织
好自己汇报的语言,清楚地阐明自己的探究发
现,其他同学要求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能从
别人的发言中汲取自己还没有发现的内容,或
者发现自己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在别人发言
结束后补充或提出意见。
1、分组研
究
2、整理研
究发现。
3、汇报交
流
渗透尊重事实的科学
思想。
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
入探究,这才是本课真正
的意义所在。在学生探究
学习中,给学生一定的时
间组织整理自己的探究收
获,再进行汇报,既可以
提高汇报研讨的质量,又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
能力,还体现一个从动到
静再到动的过程,体现课
堂学习的节奏。
四、
分 析
误 差
产 生
的 原
因
1、反应不充分。
2、烧杯中留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导致称
量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小
3、鸡蛋壳不同。
4、稀盐酸不足量,导致部分碳酸钙未反应。
5、天平使用不正确等
小 组 讨 论
并 汇 报 交
流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拓
展:
动 物
骨 骼
中 中
碳 酸
盐 含
量 的
测定
1、你能采用类似的方法测定动物骨骼中碳
酸盐的含量吗?
1、思考
这一拓展性的教学活
动,目的不是直接告诉学
生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
生自己去思考和实验,鼓
励他们自己去主动探究和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