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单元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 毛佩琦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之朱棣》引起了观众对朱棣的关注。下列 与朱棣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设东厂 B.废丞相设三司 C.建立锦衣卫 D.设六部 2. 为纪念一位民族英雄,郭沫若撰写了一幅挽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 英雄”;张学良创作了一首诗:“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 台湾入版图。”其实,他们称颂的是同一个历史人物(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3. 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 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4. 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 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对外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6.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 17 世纪的工 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7. 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这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 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 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的城市是( )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8.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下列属于清朝的有(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设立宣政院 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修建于公元 7 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 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0. 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关上楼阁的匾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 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1.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 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12. 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 应是( )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13. 15-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文学巨匠,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 会陋习。同时期的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戏剧家通过作品批判封建礼教。这两位分别是( ) A. 莎士比亚关汉卿 B. 索福克勒斯关汉卿 C. 莎士比亚汤显祖 D. 索福克勒斯汤显祖 1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 如图是 1785 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 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16 题 10 分,17 题 14 分,18 题 16 分,共 50 分) 16.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 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材料三 (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 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17. 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其中心人物是谁?他率领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他能够远洋航海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3)观察图二,可以看出此幅图揭示的是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 影响? (4)通过图一、图二可以看出明清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它们分别导致了什么不 同后果?今天的中国要发展国家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应该怎么做?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 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四 川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②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 群。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 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三段材料分别是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三项建筑? 【栏目二】辉煌的文学艺术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2)“它”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你对“它”作何评价?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三幅图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AB 6-10ACCAC 11-15CDCCA 二、非选择题 16. (1)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答出其中 3 点即可)原因:完善 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 (2)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居于当 时世界的最前列);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等。(答出其中 3 点、言之有理即可) (3)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答 出其中 2 点即可) 17.(1)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条件: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指 南针的广泛使用和航海图的配备。意义: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 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3)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闭关自 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 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使 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做法:我们必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 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8. (1)都江堰、北京城和长城。 (2)《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世界文化宝 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