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必 修 1  自 然 地 理 第4讲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地 理 内 容 索 引 考点一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考点二 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 的意义 考向解读 以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材料为 载体,考查水资源的特点、利 用问题及其合理利用的措施 考点一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知识梳理] 1.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 (1)自然资源概况。 ①含义: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______________。  ②分类:依据能否循环利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__________资源。  ③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整 体性。 ④开发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处理好资源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  物质和能量 非可再生 环境 (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 ①组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较易开发利用的主要有河 流水、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②分布。 a.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  b.成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c.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  d.洲际差异:______________最多,南美洲次之,______________最少。  (3)水资源的特征。 补给的______________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 ______________性。  淡水资源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地域差异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亚洲 大洋洲 循环  不可替代 2.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 (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幼发拉 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______________流域的冲积平原上。  (2)大河文明的形成原因。 ①河流提供水源。 ②河流的______________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  ③河流提供便利的______________。  尼罗河 黄河 冲积作用 水运 基础反馈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统计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区域近年来(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需求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该地地表水减少,说明河流径流量也减少;地下水减少,说明地 下水位持续下降;跨区域调水量增加,说明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再生水增加,说明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第2题,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 经济发展快,用水量大,导致水位下降,再生水使用量大,随着南水北调实施, 跨区域调水量也增大。 [能力突破] 1.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与其成因分析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整体呈现不平衡性,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具体分析如下 表。 指标 特  点 原  因 水源补给 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水源补 给多 径流 总量 大河 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 面积大,河流多,径流总量大;相 反,径流总量小国家 前六位:巴、俄、加、美、 印尼、中 人均 径流量 大洋洲最多 径流总量一定,人口越少,人均 径流量越大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成因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其表现、成因及应对措施如下表所示。  时空分布特点成  因 应对措施 夏秋多、 冬春少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是夏季风 从海洋上带来的,因此夏秋季节受夏季 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而冬春季节主要 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降水量稀少 通过修建水库来改变径流 的时间分配 东多西 少、南多 北少 我国的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因 此就地区而言,越靠近东南沿海地区,受 夏季风的影响就越明显,受影响的时间 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也就越丰富 通过跨流域调水的方式, 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 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 是为了改变水资源空间分 布不均的状况 真题通关 (2013重庆卷,4~5)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 益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两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城市淡 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城市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第2题,相同 面积的城市土地,美国的产出效益远高于巴西,主要是美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 (2020全国Ⅰ卷,7~8)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 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 水分布。据此完成第3~4题。 3.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 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岛屿的地下淡水、地下咸水和海水之间是相通的, 若要地下淡水区保持相对稳定,必须保持地下淡水区的水位高于地下咸水 区和海平面水位,这样就需要满足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充沛、足够的面积、 完整的平面形态等关键条件。此人工岛比较狭长,宽度较小,地下水易受南 北方向海水的干扰,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宽度。B项正确。第4题,人工岛面 积狭小,地下淡水储量有限,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如果作为日常水源,则会使 地下淡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破坏。D项正确。 考点二 水资源问题及其 解决措施 [知识梳理] 1.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 (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__________还有质的要求。  (2)水与生产活动。 ①农业:用水最多。 ⇒ ______________影响工厂厂址的选择  ③水运:具有______________、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  ④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______________的能源之一。  饮用水 冷却用水 80%  水源条件 投入少  清洁 2.全球水危机 (1)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______________ 严重等。  (2)影响: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外,还可引起政治冲突。 水污染 基础反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莱州湾(如下图)海域面积超过6 000平方千 米,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 600平方千米,海 冰厚度约15厘米,封冻期近4个月。研究发现, 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某研 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 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 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 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米3,将来有望降到4元/米3以下。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2)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请表明态 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纬度高,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海水较浅,受陆地影响大;有 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 (2)赞成。理由:①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状况;②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 富;③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开发利用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市场前景好;④ 减轻海洋灾害。 (或不赞成。理由:①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②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③ 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 解析 第(1)题,导致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水温,而影响气温和水 温的因素主要是纬度、海水的深度(水体越深,比热容越大,降温幅度越小)、 盐度(盐度越高,冰点温度越低)和海水的流速(流速越大,越不易结冰)。第 (2)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资源角度看,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从 市场角度看,华北、东北地区淡水缺口大,开采海冰的市场前景好;从开发 能力上看,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利用成本将进一 步下降;从商品储存流通角度看,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大;从生态环境上看,能 够减轻海洋灾害,但也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环境。注意观点和论据的统一。 [能力突破] 水资源问题的分析思路 (1)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具体分析如下。 如我国北方地区因气候干旱属资源性缺水,南方则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 水质性缺水。 (2)分析水资源紧张问题解决措施的思路:缺水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 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具体分析如下。 原因 主要表现 解决措施 自然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 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 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 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 保护 拓展延伸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自然 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 少;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 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 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 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改 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 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土地 资源 东部季风区多 耕地,西北内 陆多草地,东 北、西南多林 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 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北美 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 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 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 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 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 坏 自然 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森林 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 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 北美洲北部的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 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 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 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矿产 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 北、东北,石油主要 分布于东北、西北、 华北,铁矿分布于辽 宁、河北、四川等 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 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 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 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避免对周围 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 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 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 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要尽量节约使用,积极寻找新 的替代品,以延缓其衰竭的速度;而对于可再生资源,则要促进其更新,以保 证能永续利用。 真题通关 (2011全国卷,36)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 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图2  图3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 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 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 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 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 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 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 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 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 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抓住水坝对淡水的拦蓄作用和对海 水的阻挡作用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第(3) 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