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寒潮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寒潮

ID:715492

大小:3.1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必 修 1  自 然 地 理 第3讲 寒潮 地 理 内 容 索 引 考点一 寒潮的成因及其表现 考点二 寒潮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 因及其危害 考向解读 以区域气象灾害分布图为背 景,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 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考点一 寒潮的成因及其表现 [知识梳理] 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季节。  (2)表现:______________入侵,造成剧烈______________,伴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等天气。  (3)成因:冬半年,______________地区因气温很低形成的密度较大的冷气 团从源地向______________移动形成。  冬春 强冷空气 降温 大风 冻害 高纬度  较低纬度 基础反馈 下列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读图,完成第1~2题。 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2.下列关于此次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我国寒潮的发生过程一般是从北方向东、向南推进,c图的寒 潮位于我国北部边疆,b图寒潮已推移到华北地区,d图寒潮在秦岭—淮河一 线,a图寒潮已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第2题,武汉位于长江中游,a图中的寒潮 刚过,故可能是低温、阴雨天气;b图中寒潮正好到达天津,一般是大风、降 温,并可能有雨雪天气;c图寒潮位置在我国北方边界,北京此时受单一的暖 气团控制,不可能雷雨交加;d图中的寒潮位置在华北地区,杭州受单一的暖 气团控制,晴朗温和,不可能阴雨连绵。 [能力突破] 1.产生原理分析 2.寒潮在我国的时间分布特征 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4月是寒潮活动的 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有3~4次全国性寒潮,但各年之间差异较大。 3.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 受寒潮影响,会出现剧烈降温,伴随大风、雨雪天气,但区域环境不同,其影 响地区、表现也有一定差异,具体列表如下。 影响地区 表  现 西北及黄土高原 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内蒙古高原 大风、暴雪、低温,易引发雪灾 华北、江淮地区 大风、雨雪交加,沿海出现风暴潮 东北地区 大风、大雪天气 长江以南地区 寒风、冻雨天气 真题通关 (2011山东卷,31)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 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 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 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 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 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 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脉以东地区)。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比热容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 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 解析 第(1)题,根据等值线上标注的数据可知,总体上该地区寒潮发生的总次数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就东南部地区看,等值线在盆地处由高值向低值凸出,说明盆 地发生寒潮的次数多,盆地两侧的太行山脉和山西高原发生寒潮的次数少。纬 度高的西北部地区寒潮次数多,地势低洼的盆地处寒潮次数多,因此影响寒潮发 生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形。第(2)题,水的比热容大,可以调节气温的 变化幅度,降低地表温度下降速度,从而达到防御寒潮冻害的结果。 考点二 寒潮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梳理] 1.寒潮的危害 2.寒潮的防御措施:发布______________的信息和警报,人们可对农作物和 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等。  电力 霜冻 准确 基础反馈 (2020安徽安庆高三三模)突尼斯的软籽石榴 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 常树高5~7米。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 怕水涝,生长季节需水极多,一般4—5月为花 期,9—10月成熟,该水果引入我国后,成为人们 喜爱的水果之一。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 布图,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 据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石榴在图示季节正确的管理方式是(  ) A.防止冻害B.注意排水 C.加强灌溉 D.拉网防鸟 2.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河南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 A.春季阴雨 B.夏季伏旱 C.秋季风沙 D.冬季寒潮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此时北半球为春夏之交,基本上不会发生冻害,A项错误。根 据图中5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可以推断,石榴分布区受西风影响,为雨季。 根据材料“怕水涝”可知,应注意排水,B项正确。此时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充 足,因此加强灌溉错误,C项错误。一般水果成熟期需拉网防鸟,石榴9—10 月成熟,因此此时不需拉网防鸟,D项错误。第2题,我国河南为温带季风气 候,突尼斯为地中海气候,河南冬季气温低,故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河南 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冬季寒潮,D项正确。华北地区春季气候干 旱,A项错误。伏旱主要出现于长江流域,B项错误。华北地区风沙天气主 要出现于冬春季节,C项错误。 [能力突破] 1.寒潮的“功”与“过” 寒潮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 2.危害我国的其他气象灾害分析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 除寒潮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灾害 成 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 害 防御措施 台风 形成在热 带或副热 带洋面上 的强烈发 展的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影 响我国东南沿海的 广东、海南、福建、 浙江等省级行政区 给沿海地区 人民造成了 巨大的经济 损失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 和警报; ③建沿海防护林 灾害成 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 害 防御措施 暴雨 洪涝 连续性的暴 雨或短时间 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在东部 季风区。春季在 珠江流域,夏秋季 在江淮地区和北 方地区 淹没工厂和农 田,造成作物减 产;影响交通; 危及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  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 行监测; 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结合防洪  干旱 长时期无降 水或降水异 常偏少,造成 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  华北地区多春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 影响经济发展 和社会安定 ①改变农业结构;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 ④植树造林 真题通关 (2016全国Ⅲ卷,43)河南省按水文气 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 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 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 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 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 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 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解析 考查水旱灾害的特点与成因。由图可知,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 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南部(两区)少,北部(三区)多。南北部大致以秦岭—淮河一 线为界,北部(三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部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不同,是南北水旱灾害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