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相差多少
一、 教学目标:
1、在算线上做加、减法。
2、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减去求差。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开始学习画算线。
2、能够在算线上做加、减法。
难点: 1、算线的画法。
2、加、减法在算线上的表示(算法多样性的表述)。
三、 教学设计:
(一)引入阶段:
(出示数射线)要求学生在数射线上标出 50、55、60、70、75、81、85、
100 这些数。
说明:
复习数射线上的数,可以让学生对数的大小、位置有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为新授做好铺垫。
(二)探究阶段:
1、学习题 1: 算线的引入
(1) 100 以内数在数射线上表示的时候,数越多,跨度越大,数射线就要
求越长,而且有一定精度的要求,所以会增加画画理解的难度,所以
从间接明了且实用的角度来看,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引入算线。
(2) 明确算线的要求:
i. 必须表示出数的大小关系:左边小,右边大
ii. 无需按照比例来进行数的标识,提倡按比例标数。
(3) 自己画一条算线,在算线上标出 50、55、60、70、75、81、85、
100 这些数。
(4) 集体校对,并稍做规范处理。
2、学习题 2:相差多少
(1) 多媒体展开情景
(2) 用不同的方法直观的算出丽丽与冬冬相差多少厘米。
i. 补充法:丽丽还必须长高多少厘米才能和冬冬一样高。
ii. 减去法:丽丽必须站在多高的凳子上才能和冬冬一样高。
(3) 在算线上表示相差多少:
i. 小亚用加式在算线上算(多媒体出示算线表示画法)
ii. 小巧用减式在算线上算(多媒体出示算线表示画法)
(4) 学生跟着多媒体自己画一画。
3、探究几种说法之间的关系:
配合冬冬和丽丽身高的实例,探究“相差”、“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的关系:“多了多少”、“少了多少”都可以同一成“相差多少”。
说明:
在此可以随意举举生活中常用的说法,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加深
印象。
(三)运用阶段:
1、“68 和 84 之间的差有多大?”
(1) 可以用“补充”的方法来做。
(2) 可以用“减去”的方法来做。
2、学生独立完成题 3:
说明:
小组内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书,然后先小组内消化,然后集体校对黑板上
的题正确与否,该注意些什么,并用“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表达。
说明:
在多媒体中可以用书中的厘米尺一次在丽丽头上方量,一次在丽丽脚下边
量,量出差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