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各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各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ID:715358

大小:3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诗歌鉴赏 【部分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苏轼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 沉的思念,是写实。 B. “无处话凄凉”既是词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 亦包括亡妻也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凄凉在内。 C.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 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 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 泪,情调凄凉哀婉。 16. 词人为什么在“自难忘”前加上了“不思量”三字?矛盾吗? 【答案】15. D 16.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 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 也可以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这一跌宕的叙述,更显出思妻之情的 深沉。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D 项,“浓墨重彩”的说法错误。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 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 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既然采用“白描”式写法,就不是“浓墨重彩”的。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及诗歌情感的鉴赏能力。 “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人虽 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 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 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可以是 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而值此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 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 又自然的。用“不思量”修饰“自难忘”,这一跌宕的叙述,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汉沽六中】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 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②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茫茫,不明貌。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妻子王弗恰恰死去 十年。③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和他当时所在地的密州东西相距数千里。④ “尘满面” 两句:两鬓已经白如秋霜,哀伤自己奔走劳碌和衰老。⑤轩窗:门窗。⑥短松冈:指墓地。在遍植松树的 小山冈上。 14. 对本词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 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 “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 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 C.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 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 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 泪,情调凄凉哀婉。 15. “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答案】14. D 15. ①“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 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②“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 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 念,却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 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D 项,“全词浓墨重彩”表述错误。根据词意,上阕实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阕虚写词人对亡妻 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 真淳,思致委婉,凄凉哀婉,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不思量,自难忘”的意思是“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诗人在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 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 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 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如此看来,诗人所说“不思量”并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思念 之切,不敢思量,因为这种“思量”实在令人断肠。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说“不思量”其实正是“思量”, 或许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然而却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以说,诗人用“不思 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 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 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大港油田三中】 25.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①横管,一声吹裂②。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③。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 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注】①玉纤:纤细如玉的手指,多指美人的手。②晏殊曾于中秋阴晦之夜奏乐,至夜分,月果出,遂饮 乐达旦。③化用唐人《酉阳杂俎》中以玉斧修月的故事。 A.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句中,“快”字表达出赏月的酣畅兴致,“怕”字流露出词人担心中 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在情感节奏上一抑一扬,起伏有致。 B. “谁做冰壶凉世界”一句从侧面描写中秋月的无垠光华,词人把月色笼罩下的世界比喻为冰壶中的世 界,则月色皎洁无垠、透明清凉之状真切可感。 C. “最怜玉斧修时节”一句运用了玉斧修月的故事,把月亮的圆美无瑕之状形容了出来。“怜”字则与后 两句相贯通,表现了词人对嫦娥孤零际遇的深切同情。 D. 下阕开始,词人先用状写满天月色的“云液满”一句承上启下,然后展现自己在月下酣饮欢乐的情状。 在如此乐景中词人想起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 E. 全词主旨是表达望月怀人之情。本词即景生情,借景抒情,借月写意,情溢字里行间,有情景交融之妙。 【答案】DE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 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 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 项,“在情感节奏上一抑一扬”错,在情感节奏上,“快”字是扬,“怕”字是抑,故应是“一扬一抑”。 B 项,“侧面描写”错误,应为“正面描写”。 C 项,表现了词人对“嫦娥孤零际遇的深切同情”错,“怜”表现的是词人对“中秋月的无比喜爱之情”。 故选 DE。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26.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 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B. 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 让作者顿起情思。 C. 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 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 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 的胡笳声。 27. 本诗情感丰富,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感慨万千,顿生悲秋之情。 B.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漂泊在外,孤独寂寞,闻雁而生思乡之情。 C.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捣衣声、大漠、胡笳,熟悉的意象,表达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的渴望。 D.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岁末为温饱奔波,为生计而愁,同时感慨年华老去。 【答案】26. C 27. C 【解析】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 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 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 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C 项,“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错误,“千村杵”是作者想象,并非实写。 故选 C。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 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 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C 项,“表达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渴望”错误,这首诗写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 笳那样悲哀,诗人感慨自己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表达的是孤独、思乡、年华老去之悲,并非“表达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渴望”。 故选 C。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 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 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 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 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