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3.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燃烧的条件
1、看图归纳燃烧的定义:是可燃物与 _______所发生的__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思考: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猜想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猜想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小木条和石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二: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将一支蜡烛罩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用镊子分别夹煤块和棉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4、根据现象讨论归纳燃烧需要的条件
⑴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燃烧是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还是只要具备其一?
5、老师演示实验
已达到条件 未达到条件 现象
试管中的白磷
试管中的红磷
水中的白磷
总结: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灭火的原理
1、实验探究:小组比赛,请各小组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把燃着的蜡烛熄灭。
灭火方法 这种方法的灭火原理
结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⑴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
三、学以致用
根据用碳酸钠溶液以及盐酸灭火的方法设计灭火器(请同学们自制灭火器)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 巩固提高
1.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 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 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D. 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2.“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
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 火 后 曹 军 的 部 分 船 只 逃 脱 , 这 些 船 没 有 被 烧 体 现 了 什 么 样 的 灭 火 原 理
____________。
4、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
括号内: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 )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
六、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