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三维目标为主攻方向;落实贯穿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解答疑点。 1
科目 化学 课题 6.1 金刚石、石墨、C60 ( 第一课时)
课堂教学环节
设计
意图
学情
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可知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趣的现象具
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动手试一试、做一做。而这节课的知识就是学生身边熟
悉的事物,比如钻石、玻璃刀、铅笔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手尝试做
探究实验如玻璃刀划玻璃、石墨电极和铅笔芯的导电性、触摸铅笔芯粉末、
木炭吸附性实验等可以充分的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新课导入:
插播一条广告,广告回来更精彩。(多媒体播放《金尊钻石》广
告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真正的钻石吗?你们知道钻石的组成
和结构吗?你们了解钻石的身世吗? 今天,就让钻石带领我们大家
扣开碳家族的大门,踏上探索之路,解开它的身世之迷吧! .
二、新课讲解:
1、认识金刚石 [教师]同学们见过金刚石吗?(出示玻璃
刀,介绍玻璃刀头上镶有一块金刚石。)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106
页,讨论:(1)金刚石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的结构如何?(2)
金刚石都有哪些物理性质和用途?(3)金刚石可以用作玻璃刀和钻
探机的钻头,体现了金刚石的什么性质?(体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
关系) 完成表格。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结构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作为奖励,送给大家一段科普视频,
注意看哟!(播放多媒体视频) [过渡]金刚石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那
么的坚强,那么的美丽,然而大家知道吗,它还有一位孪生兄弟呢!
创 设
真 实 的 情
景,容易激
发 学 生 兴
趣,顺利进
入教学.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
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主要用途及物理性质差异的原
因。
(3)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的分析
懂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
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对 C60 等新型碳单质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
的观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
内容
梳理
重点 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难点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考点 (1)金刚石、石墨、C60 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活性炭的吸附
性 (3)碳的化学性质
疑点
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三维目标为主攻方向;落实贯穿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解答疑点。 2
课堂教学环节 设计
意图
课堂教学环节 设计
意图
——石墨。
2、认识石墨 它也属于碳的家族成员,大家知道它都藏在哪些物质里
吗?(学生举例)又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活动]探究石墨的物理性
质 探究一:用小刀轻轻刮铅笔芯,感受石墨的硬度;并用手指揉搓刮下
来的铅笔芯,有何感觉?(学生小组探究) 探究二:利用给定的器材(干
电池、导线、灯泡、石墨碳棒)实验石墨的导电性(如右图)。(找个别学
生到讲台上完成) [教师]请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107 页,
系统学习石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完成表格。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结构 性质 用途
石墨
[教师]石墨还有哪些用途呢?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 [教师]对比
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感知物质的结构、性质及用途之
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过
渡]在碳的家族中,除了金刚石和石墨这一对孪生兄弟,还有很多同宗弟兄,
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其中比较有名气的要数木炭、焦炭、活性炭
和炭黑了。
让
学 生
从 生
活 中
走 进
化学,
使 学
生 认
识 到
化 学
无 处
不在。.
我们重点认识一下木炭和活性炭。
3、木炭、活性炭 [教师]演示实验 6-1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思考活
性炭的作用及性质。 阅读 107 页,了解木炭和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
再次体会结构、性质及用途的关系。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木炭、活性炭
疏松多孔的结构及其它用途。 [过渡]碳元素是人类接触最早的元素。很长
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碳的单质只有金刚石和石墨,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化学家用激光照射石墨时意外得到了一 种新型碳单质——C60。
4、C60 [教师]播放新型碳单质——C60 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 108
页 C60,讨论:(1)C60 中的“60”什么含义?(2)C60 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在今天的探索之旅中,你都学到了什
么?有什么体会呢?(学生回答) [教师]在今天的探索行程中,我们不仅
揭开了钻石的身世之迷,而且还认识了碳家族的不少成员,真可谓是收获
颇丰、不虚此行啊! [过渡]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环节——过关斩
将!
四、过关斩将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以下题目:
1、石墨烯是新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它是石墨制成的新型碳单金刚
石、石墨、C60 性质差异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理
论联系
实 际 ,
培养学
生将科
学知识
应用于
日常生
活和社
会实践
的 意
识.
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三维目标为主攻方向;落实贯穿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解答疑点。 3
质,金刚石、石墨、C60 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
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四)、课堂小结:白板展示
(五)、课堂反馈:白板展示
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三维目标为主攻方向;落实贯穿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解答疑点。 4
A、都是黑色固体 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
C、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D、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的特殊
条件下历经亿万年的“苦修”转化而成的,产量极低。经研究,石墨可以
在压强为 15000 个大气压、温度为 1500 摄氏度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这
一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请将以下物质的性质与其相应的用途
连起来。
金刚石硬度大 电极
石墨具有导电性 钻探机钻头
活性炭有吸附性 冰箱除味剂
[过渡]播放碳纳米管视频
五、板书设计
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 C60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结构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石墨
锻 炼
分 析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通
过 交
流 与
合 作 ,
培 养
学 生
团 结
合 作
精神
.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最大的亮点就是贴进生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学
生主动参与意识强,比如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入手,铅笔芯、玻璃刀、蜡烛、
防毒面具等搬到课堂上来,这样使学生用化学科学来实践化学,在生活中学化
学,体验到化学的价值,有力地促进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贯穿于
整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学生实验等活动,使
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发挥,对知识理
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本节课非常注重思
想教育,通过划玻璃比赛,使学生认识到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
这样才能成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实验探究、分组讨论等,并且注重学生
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由浅入深自主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堂课的教学教师
把探索新知、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各方面能
力得到全面发展。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
主人。
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三维目标为主攻方向;落实贯穿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解答疑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