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学科 九年级化学
课目名称 化学式有关计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初学化学式,对化学式了解的较少,理论性较强,需要多加练
习,才能逐渐掌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化学中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
个知识点,它关联着化学中的所有计算。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
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
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
互求
解决措施:通过电子拍板,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化学式的意义理解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白板应用设计
导入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 H2 (2) OH2
(3) 22CO
在白板中展示问题和答案
其中化学式中的元素符号与数
字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
讲授新知
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
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
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例题: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 2O (2) OH2
(3) 2OHCu
利用白板上的拖曳克隆功能,
加深学生对化学式的认识,展
示计算的过程
交互活动
2、计算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 44 NONH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 22NHCO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 2 ) 分 别 计 算 化 肥 44 NONH 和
22NHCO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生板演,在白板上写下自已
的计算过程
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笔对其修改
和校对,找出解题的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
练习:
(1)求 42SOH 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 42SOH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 42SOH 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
数
(4)98g 42SOH 中含氧元素多少克?
(5)多少g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49g硫
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利用投影功能,展示学生的作
业,并利用批注标注学生的错
误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利用索引栏的切换,理顺本节
课的顺序及内容
课后作业 教材第89页7、8、9题 利用电子课本,展示出作业的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