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jxwth@126.com
《燃烧和灭火》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
2. 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过程:
1、展示自学要求:
浏览课本 128-133 页内容,完成“优效自主初探”内容:
①什么是燃烧?
②燃烧需要的条件:⑴ ⑵ ⑶
③灭火的方法:⑴ ⑵ ⑶
④火险自救的方法有哪些?
⑤ 什么是爆炸?爆炸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⑥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2、授课环节:以一些燃烧的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燃烧这一日常现
象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并引出问题:“是不是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
会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教师演示课本实验 7-1,引导学生认识燃烧是怎样发生的。通过实
Email:jxwth@126.com
验演示,抛出问题,由学生讨论。
3、活动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讨论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讨论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讨论 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
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讨论完成后,由小组中的 C 类同学展示讨论结果,A 类做补充。
进一步,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总结出燃烧需要的条件。
4、掌握燃烧的条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终止燃烧?通过预习,学
生已找到灭火的方法,补充讲解后,小组讨论课本 129 页的思考题,分
析灭火的原因。
5、小组展示、老师做评价和补充。并演示课本 130 页探究实验,进一步
加强学生对于灭火原理的认识: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
的。
6、练习环节:
练习 1:幻灯片播放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其各自的灭火原理。
练习 2: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钻木取火、火上浇油、杯水
车薪。
7、向同学们展示燃烧是个双刃剑,结合幻灯片,普及火灾的一些常识,
并让学生初步了解爆炸的定义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相关知识,提升学
生的安全意识。
8、课堂小结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 灭火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