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五单元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
的质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定量研究化
学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力以赴,严格要求。体会定量探究实验的乐趣,培养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学习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际问题并判
断物质的组成。
预习案 完成时长: 分钟;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批改时间: 月 日
预习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
2、建议做预习案用时 15min
一、知识准备
1、你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吗?
2、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铁生锈质量增加了……请举出其
他化学变化的实例,分析其“质量变化”。
二、教材助读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变化
三、预习自测
1、下列说法中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2、在化学反应 A+B=C 中,1.5gA 与适量 B 充分反应生成 9.5gC,则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
A、3g B、9.5g C、8g D、4g
我的疑惑:
学生姓名: 小组: 编号: 完成日期: 月 日 页码:57
探究案
学始于疑:
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 1:实验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其总质量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可以参照课本实验)
(3)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 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课本图 5-1。
【实验现象】
红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上的气球___________,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
盘上,天平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课本图 5-2。
【实验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铁钉____ _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
两次称量质量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2: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 3: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我们补充两个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课本图 5-5。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 4.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课本图 5-6。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 反应。2.各物质指所有的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尤其注
意参加反应的气体或生成的气体或沉淀不要忽略。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严格按照一定的质
量比进行反应,所以质量总和并不是所给出的任意反应物的质量的简单相加。
页码:58 预、探、展、评、测 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当堂检测:
1、已知 A 物质与 B 物质反应生成 C 物质。现有 12gA 与 32gB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C 物
质的质量是( )
A、44g B、32g C、22g D、12g
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 水和 50ml 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
C、在 100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30g 过氧化氢和 70g 水
D、1.2g 碳与 3.2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g 二氧化碳
3、(14 宜昌)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4、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5、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量的 O2 转化为臭氧(O3):3O2
放电
2O3,若有 30gO2 参加了
化学反应,则生成臭氧的质量为( )
A、20g B、30g C、60g D、45g
6、a g 过氧化氢和 b g 二氧化锰混合,待完全反应后得 c g 残余物,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 - c)g B、(a + b - c)g C、(a - b + c)g D、(a - b - c)g
7、a g 氯酸钾与 b 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 c g 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 c g 剩余固体,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其中二氧化锰的
质量为_______g。
训练案 完成时长: 分钟 教师评价: 批改日期: 月 日
1 在反应 A+B=C+D 中,5gA 和 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gC,可生成 D 的质量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4、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 水受热变为 mg 的水蒸气
B.62g 磷和 80g 的氧反应生成 142g 五氧化二磷
C.20g 食盐溶于 80g 水得到 100g 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5.当 m g 硫和 n g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
A.等于(m+n)g B.大于(m+n)g
C.小于或等于(m+n)g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 A2+B2====2C 中,“C”的化学式用 A、B 可表示____________。
7、图 5-1 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盘锥形瓶口在微热前后均要用瓶塞塞紧,为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热时,若不盖上瓶塞,待燃烧完毕再盖上瓶塞,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偏
高、偏低或不变).
(4)某同学做用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发现锥形瓶裂开,运用你所学过的知
识,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5-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