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
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正确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一杯水中先加入一勺糖,再加入一勺糖,糖加的越多,水越
甜。加入糖的量不同,糖水浓稀不同。那在化学中,如何表示溶液的
浓稀呢?
[演示实验] 观看教材 P42 实验 9─7 演示实验,并完成表格前四项内
容。
[分析小结]
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
浓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
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量。
[提出问题]
对于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
稀了,那么我们有哪些方法表示溶液的浓度呢?
[归纳总结]
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讲述] 推导式
[活动]完成前面表格的第四项内容
[练习] 蒸干 25 克氯化钠溶液得到 5 克氯化钠,计算该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
解:
[演示实验] 观看教材 P43 实验 9─8 演示实验,并完成表格
[过渡]
在上面的活动中我们学会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一定
质量分数的溶液,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呢?
[课件展示]展示敎材 P43 例 1
[分析]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150kg×16% = 24kg 溶剂的质量=150kg - 24kg =
126kg
答:配制 150k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需 24kg 氯化钠和
126kg 水。
[练习] 配制 80 克 20%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解: m(硝酸钾)=80×20%=16(克)
m(水)=80-16=64(克)
答:配制 80 克 20%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 16 克和水 64 克。
[过渡]我们前面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度,那一定温度下,知道了物质溶
解度能否求出该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
[归纳]
[练习]
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0 克,计算 200 克氯化钠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
答: 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26. 5%。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
进行了两种简单计算。
【板书设计】
9.3.1 溶质质量分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