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酸碱指示剂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
酸和碱的定义。
(2)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
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教学重、难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酸和碱的定义。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哪些?
生:醋酸、苹果酸、柠檬酸......
实验室常用的酸有哪些?
生:盐酸、硫酸、硝酸。
常见的碱呢?
生:氢氧化钠、石灰水。
生活中常见的酸比较多,对碱了解比较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酸和
碱,共同来了解这两类物质。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酸碱指示剂(指示剂)的概念,记住两种常用的指示剂。
2、掌握酸碱指示剂遇酸溶液、遇碱溶液的变色规律。
3、了解指示剂的作用,会用指示剂判断酸溶液、碱溶液。
4、了解酸、碱的定义。
备注
2
三、自学指导 1、阅读教材 P50-51 有关内容,探究白醋、苹果汁、石灰
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在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下的变色情况。
四、教学过程:旧知复习:
1、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 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该现
象说明了什么?
2、在右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无色酚酞试液有什么性质?
思考:
还有哪些物质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呢?
(一)实验探究 P50[实验 10-1]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
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
色变化
白 醋
苹果汁
石灰水
NaOH 溶液
结论:
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即紫色石
蕊酸红碱蓝);
2、无色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即无色酚酞酸无
碱红);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指示剂)的概念:
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3、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4、指示剂的作用: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思考:
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
变色?为什么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
变红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五、展示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 P57【实验 10-7】有关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及最后两自然段
的内容:
1、找出哪些物质能导电以及它们导电的原因。
2、分析酸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
六、酸和碱的定义:
酸:电离时所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所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七、课后小结:
当堂练习:
一、必做题:
1、指示剂是能跟 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用
的指示剂有 和 。
2、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 色,遇碱溶液变 色;无
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 色,遇碱溶液变 色。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4、某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5、市售的瓶装汽水含有一种酸,向该汽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则
该溶液变为(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6、柠檬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
A、都含有金属阳离子 B、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都是化合物 D、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8、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
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汁液 酸溶液 水 碱溶液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花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
是 、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某种碱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
玫瑰花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二、拓展题:
9、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
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下:先用洁净的毛笔蘸 (填
序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再用 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壁,
晾干后用 向纸上喷即成。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
4
盐酸
10、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的石灰
水,请你用两种方法加以鉴别。
教学反思:
审核人签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