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十一单元
复习 年级 九 课型 复习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粗盐提纯,碳酸盐的检验,化学
肥料
过 程 与
方 法 讲授法,讨论法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过复习盐和化肥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
能力
教学重点 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
教学难点 粗盐提纯,碳酸盐的检验,化学肥料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出席 全勤
板
书
板
画
设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二化学肥料
计
预
习
设
计
完成复习提纲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填写复习提纲 3 分
二.知识点归纳 30 分
1.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化合物。
2.常见盐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氯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
医疗上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选种。
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白色固体,能溶于水。用
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
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白色固体。能溶于水。可用
作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可用
作补钙剂。
题型链接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
质填空(填序号)
A 小苏打 B 硝酸钾 C 生石灰 D 金刚石
⑴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
⑵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⑷可用于装饰品的是 。
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 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 Na2CO3 碳酸钠 纯碱
学生同老师一起归纳知识点并
熟记。
D 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3 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盐+盐——新盐+新盐
4.复分解反应
定义:发生在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
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条件:生成物中有水、 或 。当反应物是盐
和碱,盐和盐时,二者要都能 。
反应实质
⑴离子反应生成水: 与 。
⑵离子反应生成气体: 与 或 ;
与 。
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与 或 ; 与 ;
与 。
与 。
5.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检验
⑴实验操作:取样于试管中,加入 ,将产生的气体
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⑵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 。
⑶实验结论:该物质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6.粗盐提纯
⑴步骤:溶解、 、 。
7.化学肥料
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加熟石灰研磨
复合肥料:同时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如
三,课堂练习 3 分
学生同老师一起归纳知识点并
熟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1、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高压放电条件下,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
作物吸收的硝酸盐,所以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2、当土壤不能提供足够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时可以增强化
肥 。 下 列 有 关 化 肥 的 叙 述 错 误 的 是
( )
A. 目 前 农 业 生 产 需 求 量 较 大 的 化 肥 主 要 是 氮 肥 。
B.硝酸钾应属于复合肥。
C.磷元素可以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豆科作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这种
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3 、 下 列 复 分 解 反 应 能 够 发 生 的 是
( )
A.Na2CO3+KCl B.H2SO4+NaOH C.CaSO4+HCl
D.ZnO+Cu(NO3)2
4、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将 NaOH、HCl、NaCl 三种溶液一
次性区分开来的是 ( )
A.AgNO3 溶液 B.BaCl2 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无色酚酞试液
5. 下 列 物 质 之 间 的 转 化 不 能 一 步 完 成 的 是
( )
A. Na2CO3→NaOH B.CuSO4→FeSO4 C.CaCl2→
CaCO3 D.KNO3→KCl
6、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
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食醋,③检验
鸡蛋壳是否能与酸反应,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 ①
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四 作业 2 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填充题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有 析出或(2)有
放出或(3)有 生成。现有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稀盐酸、稀硝酸和碳酸钙。请将它们两两结合(每种试剂必
须选用且只能选用一次),分别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化学方
程式:
(1) (2) (3)
2、为使作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应施用 为使作物
根系发达,增强抗旱抗寒能力,促进早熟,使作物穗粒增多,
子粒饱满, 应施用 为使作物茎杆粗壮,不倒伏并增
强抗病虫害能力, 应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