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 型 新 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3、懂得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过程
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的分析,初步理解反应物和
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
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
教学重点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设答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情景引入(2 分钟)
播放“神舟十一号”升空视频,然后问:你会做以下题吗?
假如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
100kg 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若采用电解
水的实验获得氢气 100kg,则需分解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复习练习(3 分钟)
1、改正下列化学方程式
(1)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2H2O === 2H2 + O2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聆听报道,观看
画面,产生感想,
让学生带着问题
去思考新知识。
学生配平,
完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通过学生感
兴趣的事物
入手导入,
激发学生求
知欲和
学习兴趣。
重温双基,
启迪新知
教学意图
2
2、在化学反应 CaCO3 ==== CaO + CO2 中 ,____
份质量的碳酸钙(CaCO3)高温分解,生成 ____ 份质量的氧
化钙(CaO)和 ____ 份 CO2。(Ca—40 C—12 O—16 )
(多媒体课件)明确教学目标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 2 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 102 页开头至
例 1、2 并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归纳步骤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主要有:
一、设(未知量)
二、写(化学方程式)
三、标(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四、列(比例式,求解)
五、答(写出简明的答案)
评价与指正
观看
讨论归纳
阅读了解本节课
学习目标
思考讨伦,阅读
教材,找出解题
步骤。
通过复习明
确方程式的
含义为下一
步的计算奠
定基础
学生知道学
习目标后,
学习方向明
确,学习更
主动。
通过对比归
纳让学生清
晰、明确地
掌握化学计
算题的基本
格式,培养
学生的自学
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3
合作探究(6 分钟)
请同学们先独立将下题的解题过程与例 1 认真对比,标出错
误的地方并改正,并由此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需注意的
问题,然后小组同学间交流,得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注意事项。
2、题目:加热分解 6.3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1)设未知量:设加热分解 6.3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
氧气的质量为 X g。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写出相关物质 158 87 32
的相对分子质量 6.3g X g
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
X = 1.2g
(5)简明的写出答案: 答:加热分解 6g 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 1.2g 氧气。
【小结】
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2、解题时注意事项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
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一般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简明地写出答语。
学生思考讨论,
然后与教师一起
总结解题注意事
项。
教师总结,
适当记录。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与
总结归纳能
力。
在解题过程
中培养学生
严 谨 的 思
路,严谨的
解题格式,
培养学生严
谨的学习习
惯。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4
【指导】阅读例题 2,再次强调格式(6 分钟)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
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44t 二氧化碳,需要石灰石多少吨?
(本题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解:设可制得生石灰质量为 X 。
CaCO3 ==== CaO + CO2
100 44
x 44t
X =100t
答:需要石灰石的质量是 100t。
分析解题过程,
抓住解题的关键
与基本步骤。
通过例题的
方式,把化
学计算原理
和实际生产
紧密地结合
一起,使学
生活动成为
有机整体,
有利于学生
主动参与学
习。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高温
t
x
4444
100
5
4、 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
至少要携 100kg 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若
采用电解水的实验获得氢气 100kg,则需分解水的质量是多
少千克?
(本题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
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X。
2H2O ==== 2H2 + O2
2×(1×2+16)=36 1×4
X 100kg
X = 900kg
答:需要水的质量是 900 千克。
【小结】计算要领:写对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要配平;
算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正比,解
设比答要完整。
【家庭作业】
书本课后练习 P103 第 2、3 大题。
。
回顾课前问题,
独立思考问题,
并评价,学习收
获。
解决课前提
出的问题,
使学生感受
学 习 的 快
乐,使学生
在快乐中学
习。
kg
x
1004
36
通电
6
板
书
设
计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写(化学方程式)
3、标(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写出简明的答案);
三、计算类型: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求
算方程式中其它任何物质的质量(计算时必须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四、计算要领:写对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要配平;
算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的教学是根据我们农村学校学生所处的周围环境而设计的。开篇引
题,联系生产,恰到好处;配题针对性强,难度适中,有启发性;教学中,注
重对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整体
上,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但经过大家的指点,我发现了以下仍需改进
的地方:
1、在讲解“质量比要乘系数”这一知识点的方法上仍值得深究;我的讲
法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
2、在让学生归纳解题步骤时,要注意经常用赞赏的语言来鼓励学生;
3、在点评作业时,不要一味地选学优生的作业,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
来实施。
4、教学的过程中还有些知识点落实的不完全,只考虑到初中的考点,没
有考虑到知识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