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一再回首 二把握当下 三展望未来
一:再回首
• 1:生物学课程性质
•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 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 动规律的
• 科学。
• 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
• 及其他有关科学 和技术的基础。
• 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
• 从定性到定量的 发展过程。当今,
• 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
• 非常迅速,并且 与信息技术和工程
• 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
• 经济和人类生 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再回首
• 2:基本理念
• 核心素养为宗旨
• (生命观念、
• 科学思维、
• 科学探究和
• 社会责任等方面)
• 内容聚焦大概念
• 教学过程重实践
• 学业评价促发展
一:再回首
• 3:课程目标
•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认识到生物学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 处、
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贡 献;
树立生命观念,能够运用这些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 律;
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证据和逻辑 对
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形
成合作精神,善于从实践的层面探讨或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具
有 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挑
战 时,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愿意承担抵制毒品和
不良 生活习惯等社会责任,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认识和实践
的基础。
一:再回首
• 4:课程结构
• 必修模块
分子与细胞
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遗传与进化
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概念4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稳态与环境
概念5 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 杂的生命
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概念6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
• 选修模块
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二:把握当下
• 选修模块
• (圣经;三知道)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科学与社会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三:展望未来
• (一)高考题型
选择题:共40分
• 单项选择I: 1-12题,
• 每题2分,共24分;
• 单项选择II: 13-16题,
• 每题4分,共16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 必考题:4题,共48分;
• 选考题:2选1,12分。
三:展望未来
•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 (例如蛋白质核酸结合体)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
• 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
• 的内容。(例如必修一106页拓展题
• 1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关系)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
• 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
• 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
• 出正确的结论。(2019高考一卷12题
• 果蝇隐形突变基因与染色体关系,
• 遗传定律)
三:展望未来
•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
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
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圆形滤纸)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
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
气泡)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
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 (2019高考一卷实验题11题设计实验ABA缺失突变体)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 (找出错误并更正,还原糖,蛋白质鉴定)
三:展望未来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
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
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动植物日常生活现象原理)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
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设计基因婴儿南方科技大贺教授)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
生物学问题。(2018高考题实验题
7题兔子排尿与垂体关系)
三:展望未来
(三)高考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
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
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
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
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
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
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
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
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
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
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三:展望未来
• (四)具体做法
1.基本概念、原理、步骤的识记
(课本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标注、
课堂板书的重难点补充、笔记)
2.重实践(动手操作,B站视频,
理解实验细节及其原理)
3.重总结(重视练习和反思、及时复习)
4.用好教材:(重视课本,包括文字和
图片,那些都是经典)
5.做好笔记:(老师板书的重难点,
PPT中的典型事例)
6.认真听课:重视练习和反思、及时复习。
7.重视“记忆”:理解记忆、结合图表记忆
三:展望未来
细节要求:预习-听课-作业-复习
1.预备铃准备好:课本、笔等相关
资料,进行课前读;
2.认真听课,上课做好笔记;
3.落实好晨读,朗读并记住
基础知识;
4.课后作业按时完成。
知行合一:学 习 方 法 千 万 条,
认 真 落 实 第 一 条。
三:展望未来
• 孔子: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学到的新得,要在实践中反复
• 运用与练习,方得学之乐处。
• 毛泽东:
• 要知道梨子的味道,
• 就得亲口尝一尝。陶行知: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陶行知:
• 一开始信奉王阳明提出
• 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 自取名“陶知行”;后来有了新
• 的看法,提出“行是知之始,
• 知是行之成”,才把自己的
• 名字定为“陶行知”。
• 蒙台梭利:
• 我听到了,我忘记了;
• 我看到了,我记住了;
• 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像牛一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永往直前
持之以恒!不达胜利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