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含原子团的物质的相关分子质量的计算。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 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部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这些内容是
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
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中考考试中,本部分内容属于必考内容,又由于本校
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整体偏差,因此将本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授课,第一课时包含三种基本计
算:有关原子个数比的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其中有关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是课本没有,但在中考中却常涉及到的知识点,而且有关原子个数比的计算还有助于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式
的涵义,对其他的几种基本计算有帮助。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类比、归纳总结等思想,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一步步理
解“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这抽象的内容。练习题精讲精练,从简单到复杂,手把手一步步教会学生计
算,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不要对数学望而却步。 充分利用多媒体 PPT
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做题的细节和技巧。讲练结合,及时反馈,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训练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 重点突出,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争取
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水由什么构成?每个水分子又由什么构成? 2.水有没有质量? 3.水分子有没质量?
【引入新课】
原子的质量很小,分子的质量也很小,原子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它的质量,那么分子呢?
水分子的质量是否可以用氢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的质量来表示呢?
【新课讲授】
(一).相对分子质量
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 Mr)
(教师强调:如何理解相对分子质量)
1、是化学式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是分子的相对质量,不是实际质量
3、它的单位也是 1,省略不写
2
(二)、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 1、计算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
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在数值上等于各原子右下角数字之比。(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合并)
例题:SO2 中原子个数比 S∶O= 1∶2 。
NH4NO3 中,氢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 2:1 。
(教师强调:1.结果一般是最简比 2.与题目顺序对应)
[练习](1). K2MnO4 中 K、Mn、O 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
(2).Al2(SO4)3 中 Al、S、O 的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
(3).C6H12O6 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活动] 2、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
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题:计算 O2、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O2 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
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1×2 + 16=18
(教师讲解并强调: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一定要弄清“×”与 “+”的关系,同种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与其个数之间用“×”,不同种原子质量之间用“+”。)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 CO2 (2).CaCO3 (3).C6H12O6 (4).Ca(OH)2 (5). 5N2
(学生合作交流完成练习,教师引导,强调解题细节)
[活动] 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例题:二氧化碳(CO2) 中
碳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 12 ︰(16×2)= 3 ︰8
m(C) m(O)
(教师分析讲解,并强调:1.一般是最简整数比 2.与题目顺序对应)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 H2O (2). CaCO3 (3). KClO3 (4). NH4NO3
(学生合作交流完成练习,教师引导,强调解题细节)
【小结】略
【课后作业】:1.课本 P89 第 7 题 2.金牌学案 P47-48
【板书设计】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一)、相对分子质量
(二)、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
1、计算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
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在数值上等于各元素原子右下角数字之比。(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合并)
2、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
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