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的分析,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
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
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正确的格式的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难点:运用正确的格式准确无误的进行化学计算
导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 100kg 的液氢,充分燃烧才
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展示学习目标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 102 页例 1,熟悉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例题 1]加热分解 6.3 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1.该题的化学变化为 2KMnO4
△
K2Mn04 十 MnO2+O2↑
2.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 KMnO4 的质量,未知量为氧气质量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
K2MnO4十MnO2+O2↑
2x158 32
6.3g x
g6
1582 =
x
32
x=0.6g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得到0.6g 氧气
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方
(3) 标出有关物质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上面标相对分子质量,下标已知质量和未知
数……………………标
(4) 列比例式,求解 ………比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想一想,练一练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48 克镁条最多可得到氧化镁多少克?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过程找出已经解答中的错误
二、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课本例题 2 解题过程见课件
温馨提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注意同一题计算中单位要统一。
2.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
3.如果为气体体积,则按下式将其换算成气体质量。
气体质量(克)=气体体积(升)×密度(克/升)
首尾呼应:
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 100kg 的液氢,充分燃烧才
能获得足够的量。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归纳小结
三个关键:1. 化学式书写要正确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
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与应用 2、3 题
板书设计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 ②方 ③标 ④比 ⑤答
二、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