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各项相关计算;
2、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
力;
3、通过突破元素质量比这个难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化
学学科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本单元我们围绕水展开了学习。老师带来了一瓶矿泉水,它
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什么?是的,除了水之外的物质我们在标签上能看
到。
PPT 展示:矿泉水标签,我们可看到一些元素的质量,由此我们得知它们的含量,通过今天
的学习,我们能很快算出含量来。
提问:水的化学式是?它的意义是?
回答:
板书:H2O 水这种物质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 个水分子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提问:我们可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得出它的原子个数比
过渡:如果我们和科学家一样用高倍扫描隧道显微镜能看到这瓶水中有什么呢?分子有质量
吗?
提问:是的,因为原子有质量,展示: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那么一个水
分子的质量怎么计算?
回答:
思考:大家发现分子的真实质量如同原子质量,很小,表达、使用起来不方便,那么我们可
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活动 1:求 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方法、步骤
归纳、小结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1)O2 (2)CO2 (3)Ca(OH)2 (4)硝酸铵(NH4NO3) (5)3H2O
学生各自做完后组内互相批改,得出正确答案,如果有错误,说出计算时需注意什么。
提问:根据计算,同学们觉得 O2 和 CO2 谁的质量更大?
小结:板书:1 个水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过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是有质量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地壳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这个“含量”指的就是质量分数,即氧元素的质量与地壳总
质量的比值。既然元素有质量,这瓶水的质量可以怎么计算呢?
PPT:图:水中哪种元素的质量对水的贡献大呢?
讲述: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这瓶水中所有氢原子的总和就是氢元素,所有氧原子的总和就
是氧元素。
活动 2:探究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关系
1、 氢、氧元素质量比
2、质量较大的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结:
板书: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1、计算二氧化碳(CO2)中各元素质量比
m(C):m(O)=
2、计算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氢元素质量分数
O%= H%=
提问:1、第二题算出氧元素质量分数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有几种方法?
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和水中氧元素质量分数谁更高?
课堂反馈:
过渡:生活中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PPT:展示标签图片
学以致用:1、维生素
2、钙片
课堂总结:学完本节课,大家对化学式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宏观 相对分子质量
含义 化学式 计算 元素质量比
微观 元素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