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2)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2)

ID:714252

大小:65.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年级段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课题 燃烧与灭火(一) 课时 1 课前准备 相关仪器与药品的准备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燃烧的定义;2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观察和分析,学习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自然规律,形成科学自然观。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着火点的理解 灭火原理的应用 教法:实验、分析、引导 学法:分组讨论、实验,讨论、辨析 教 学 过 程 导课:火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在寒冷时给人们带来了温暖,但有时也会使万顷 森林化为灰烬,高楼大厦面目全非,如何让火造福于人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 火.(板书课题:燃烧与灭火) 新课: 一.请认真观察:点燃火柴 酒精灯 蜡烛 试回答:1.燃烧的过程中伴随着什么现象?(发光 放热) 2. 除了火柴,酒精,蜡烛,还有那些物质能燃烧?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 能燃烧?(引出可燃物的概念):把能够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 3.由此可见,燃烧需要可燃物,观察生活我们不难发现:仅有可燃物的存在,并非 燃烧就会发生;燃烧的发生还需要其它条件。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曾经熟悉的两种可燃物:红磷、白磷的实验对比。 【教师演示实验】:在 500ml 的烧杯中注入 400ml 热水(80℃) 中, 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 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分析:这说明燃烧跟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温度——也就是说,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把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板 书:温度达到着火点) 大家看课本 125 页表 7-1 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 不会改变。 讨论: (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做? 【演示实验】:把一支充满氧气的大试管垂直向下 倒扣入烧杯中,盖住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白磷在水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燃烧需要 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一个,燃烧就不会进行. 讨论:结合刚才的实验,想一想,什么是燃烧? (引导学生总结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过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人们利用燃烧产生的 热量烧水、做饭、取暖、发电等等;如果燃烧失去控制将会引发火灾——给人们带来了沉 重的灾难。所以,树立防火意识,采用科学的方法灭火势在必行。 增删、点评 教 学 过 程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看课本 P125,分组讨论: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总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方法: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分组实验:【实验 7-2】 感受认知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三.试一试、比一比 1.填空: 燃烧 实例 灭火的措施 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酒精灯的燃烧 用灯帽盖灭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用水扑灭 液化石油气引发火灾 关闭阀门 燃烧的蜡烛 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什么? 3.(课本 P131-4t)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张和木材? 4.(课本 P131-3t)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 一扇就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和你的同桌交流你有那些新的收获?还有那些困惑? 五.作业:(P131)2t、 6t 增删、点评 板 书 设 计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 发光、放热 三.灭火 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 ⑴可燃物----------------------------------------------清除(或移走) 二.条件 ⑵氧气(或空气)----------------------------------隔绝 方法 ⑶温度:达到着火点--------------------------低于着火点 缺一不可 有一即可 教 学 反 思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