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ID:714236

大小:58.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 CO 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2.知道 CO 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探新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 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 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既不 ,也不能 不能供人呼吸。 (2)CO2 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CO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其性质差异很大, 其原因是: 。 二、设问导读 (一)二氧化碳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来源&@:中 阅读课文P119--P121,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对人的影响 1)二氧化碳本身没有 性,但 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或干涸的深井之前, 先要做一个 实验以检验里面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来源&@ :2)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有 ,还有臭氧、 、氟氯代烷等,温室效应会导致① ,②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有① , ② ,③ 。 3.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① ,② ;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O 是一种 色 味的 体。密度比空气 。 水。人在受 CO 的毒害时 (易 或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为防止煤气中毒,有人采取放盆水的方法 (是或否)可行。 (三)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有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 ,冬天用煤火取暖,安 装 ,注意 。 2)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 在燃烧。点燃 CO 之前,应先 ,否则点燃 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 。化学方程式为 ; 3)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具有 性,化学方 程式为 。 小结:由此可知,一氧化碳具有 性、 性、 性。 (四)一氧化碳的用途 1)做 。因有 性。 2)冶炼 ,因有 性。 三、自学检测 1.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除尼古丁 和煤焦油外,还有一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2.用下列物质:氧气、一氧化碳、干冰、二氧化碳完成空格. (1)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2)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的景象。产生该景象的物质是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四、自我诊断  学用结合、提高能力 一、巩固训练 1.请用四种不同的化学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① ② ③ ④ 2.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3.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___ 二、当堂检测 1.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D.点燃 CO 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 2.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最好措施为( ) A.点火燃烧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通入石灰水中 D.通入石蕊试液中 3.区别 CO2、CO、O2 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用灼热的氧化铜 三、拓展探究 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 5 所示。 (1)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 属于 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