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一、动物细胞融合
1.概念:___________动物细胞结合形成_________的过
程,也称_________。
2.结果:形成_________。
3.原理:_______________。
两个或多个 一个细胞
细胞杂交
杂交细胞
细胞膜的流动性
4.诱导融合的三种方法:
(1)物理法:例如_____等。
(2)化学法:例如_________。
(3)生物法:例如___________。
5.过程:两个或多个细胞
_________________。
电激
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结合形成一个细胞
6.意义:
(1)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_________成为可能。
(2)促使了杂交瘤技术的产生,为制造___________开辟
了新途径。
远缘杂交
单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传统抗体的制备:
抗原
血清
(2)缺点:产量低、_____低、_______差。纯度 特异性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特异性抗体 无限增殖
无限增殖 抗体
(2)解决思路: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为_____
_______。
(3)制备过程:
杂交
瘤细胞
抗原蛋白 脾脏细胞
骨髓瘤细胞
B淋巴细胞
杂交瘤
细胞
体外 小鼠腹腔
细胞培养液 腹水
克隆化 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特点:_______强、_______高,并可大
量制备。
(5)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_____、简易、_____的优
点。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_________。
特异性 灵敏度
高效 快速
运载药物
【正误小测】
1.动物细胞融合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 )
【分析】两个细胞融合过程要涉及膜的融合,膜的融
合是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的。
√
2.动植物细胞融合技术中诱导融合方法完全相同。
( )
【分析】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特有
的诱导方法为灭活的病毒处理,其他物理和化学诱导
融合的手段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融合相
同。
×
3.灭活的仙台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 )
【分析】灭活的仙台病毒在细胞工程中可作为动物细
胞融合的诱导剂。
√
4.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 )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
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所以判断是否体现细胞全能性
的依据是看其能否发育成完整个体;杂交瘤细胞的培
养是细胞水平上的克隆,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
主题1 动物细胞融合
【问题探究】
1.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和结果:
(1)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的流动性
(2)融合处理后的细胞是否可以直接用于培养?为什么?
提示:不可以,还需要筛选。因为诱导融合的手段只是
促使细胞间的融合,不能保证所有细胞都发生融合,形
成的融合细胞也有多种,因此需要筛选。
(3)若只考虑细胞间的两两融合,诱导形成的融合细胞
有几种?
提示:有三种,即同种细胞融合(两种)和不同种细胞融
合(一种)。
(4)动物细胞完成融合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核融合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比较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所用的促融方法
的异同。
①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者都可以采用离心、振动、电激等物
理方法,或者使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进行促融
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进
行促融
【探究训练】
1.(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若a细胞和b细胞是植物细胞,需先去分化再诱导融
合
B.a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融合需要促融处理后才能实现
C.c细胞的形成与a、b细胞膜的流动性都有关
D.c细胞将同时表达a细胞和b细胞中的所有基因
【解析】选B、C。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相关知识。a、b
如果为植物细胞,则需要去细胞壁,但不需要去分化,
A项错误;两细胞融合需要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使其融
合,其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C项正确;融合后的杂种细胞中的基因仍是选择性表达,
不会表达全部的基因,D项错误。
【补偿训练】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比较中,正确
的是 ( )
A.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B.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C.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D.培养基成分相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和
原理,并准确理解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
术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选A。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两
项细胞工程技术中,都包含细胞融合的过程,都能形成
杂种细胞。对于诱导方法来说,除动物细胞的融合还
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基本相同。植物
体细胞杂交前需先去掉细胞壁,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
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所以它们所应用的技术手
段是有差别的。植物细胞培养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动
物细胞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其成分中还有动物血
清,培养基成分有较大差别。
2.如图表示将人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
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
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
数量是不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
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再用特定的______
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种细胞。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
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细胞需置于含
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
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
(3)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两两融合形
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
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
_____种。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人体内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共24种。
【解析】(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
(如电激)、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生物方法(如灭
活的病毒)。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将杂种细胞筛选出来。
(2)动物细胞培养液一般包括糖、氨基酸、促生长因
子、无机盐、微量元素、动物血清、动物血浆。(3)
人体细胞中含有24种染色体,分别是22种常染色体和2
种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答案:(1)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写出
两种即可) 选择性 (2)动物血清、血浆 pH
(3)24
【补偿训练】
1.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 )
A.PEG B.灭活的病毒
C.电激 D.离心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细胞融合
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的区别。
【解析】选B。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因子是聚
乙二醇和灭活的病毒。其中聚乙二醇既可用于促进植
物原生质体融合,又可用于促进动物细胞融合。而灭
活的病毒只能用于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
2.下列关于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融合首先用酶解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
细胞
B.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C.融合后的动物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
信息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都可用灭活的病
毒进行诱导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两点:
(1)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诱导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解析】选D。在动物细胞融合前需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A正确;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
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融合后的动
物细胞因为含有所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所以具有原来两个或多
个细胞的遗传信息,C正确;常用的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因子是
聚乙二醇和灭活的病毒,其中聚乙二醇既可用于促进植物原生
质体融合,又可用于促进动物细胞融合,而灭活的病毒只能用于
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D错误。
3.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
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
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C.常用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有:聚乙二醇、灭活
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
杂交成为可能
【解析】选C。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
或多个动物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A正确;融合
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
胞称为杂交细胞,B正确;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
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不能用紫外线照
射,C错误;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
碍,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D正确。
【总结提升】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过程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融合
方法
①物理法:离心、电激、振动
②化学法:聚乙二醇等试剂 除物理法和化学法外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结果 杂种植株 杂交细胞
意义 克服了远缘杂交的障碍,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主题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问题探究】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1)连线比较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几种细胞的特点:
(2)两次筛选杂交瘤细胞的目的分别是:
①第一次筛选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筛选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获得杂交瘤细胞
获得能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
交瘤细胞
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与从血清中提取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主要的优
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2)“生物导弹”可用于临床癌症的治疗,请分析“生
物导弹”的组成及优点。
提示:组成:“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化学药物(或
放射性同位素或细胞毒素)。
优点: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探究训练】
1.(2018·上海高二检测)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
胞工程技术包括 ( )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细胞核移植 ④干细胞
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的主要细胞工
程技术包括①细胞培养和②细胞融合,没有用到③细
胞核移植和④干细胞技术。
2.(2018·泰州高二检测)甘草酸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
活性成分,为了快速检测甘草酸,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工
程技术制备了抗甘草酸的单克隆抗体,其基本操作过
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注射相应抗原后应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细
胞甲
B.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过程③、④的筛选方法相同,细胞丙、丁的遗传物
质相同
D.过程⑤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量
增殖
【解析】选D。过程①注射相应抗原后,需要机体进行
免疫,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
巴细胞,才可以从小鼠脾脏中提取细胞甲,选项A错误;
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选项B
错误;过程③用选择性培养基获得杂交瘤细胞,过程④
用抗体检测和克隆培养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
细胞,选项C错误;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
抗体,过程⑤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进行,细胞丁都可大
量增殖,选项D正确。
【补偿训练】
1.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在体外生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
(1)杂交瘤细胞可以在动物体内培养也可以在体外培
养。
(2)单克隆抗体可以制成生物导弹。
(3)基因工程也可以生产单克隆抗体。
【解析】选D。目前,体外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是将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在体
外、体内都可以进行培养,最后经提取获得单克隆抗
体。由于单克隆抗体有较强的特异性,所以可制成诊
断盒用于疾病诊断,也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
的定向治疗,还可以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2.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
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
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能生长,未
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
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两点:
(1)明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2)准确理解各阶段的操作过程和目的。
【解析】选C。选择培养基只能让特定的符合条件的
细胞存活下来,由乙经选择培养得到丙时只有杂交瘤
细胞能够存活。给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
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
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丙为能无限
增殖和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获得大量专一性抗
体,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
【总结提升】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关键思路及操作依据。
②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因。
a.每一种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不同种
类的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
b.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
能够无限增殖。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筛选及原因。
①第一次筛选是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之后,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淘汰未融合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
而成的细胞。
②第二次筛选需先在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在每个孔只
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培养,然后再筛选出
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由于该细胞群是由单个
杂交瘤细胞克隆来的,所以产生的抗体是化学性质单
一、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