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4)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案(4)

ID:714173

大小:1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6-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 ⑵知道灭火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⑵知道火灾中的一些自救常识,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 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⑴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⑵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⑶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⑷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固体、稀 盐酸等。 【教学过程 】 [小魔术] 烧不坏的手绢 【过渡】在熊熊火焰中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你想为这一魔 术解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7.1 燃烧和灭火 [视频]火的起源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及实验室中的燃烧现象 [问题]燃烧的特征是什么?(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一、燃烧的条件探究 [学生活动] 实验: ⑴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⑵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⑶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学生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视频]白磷和红磷燃烧条件的探究 [学生观看并讨论]: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播放视频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 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 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学生活动] 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学生汇报] 各组所用的熄灭蜡烛的方法 [小结]灭火的原理 1、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练一练] 你能用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吗? 杯水车薪 火上浇油 煽风点火 釜底抽薪 抱薪救火 钻木取火 [过渡]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将如何逃生呢? [视频] 火灾逃生 自救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2、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厨房天然气泄漏,打开排气扇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没有达到着火点 B.无水酒精是液态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无水酒精挥发快 5、1992 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做 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 (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C.设法使火焰与空气隔绝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6、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7、用水可以灭火,这是因为(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大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 隔绝的作用 D、水的密度大于空气 8、某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四名女生从六楼跳下当场身亡,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 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 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沿楼梯迅速下楼 B、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C、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D、封闭房门,沿绳索下坠 9、《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 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条件回答: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使火烧 得更旺。 10、拓展: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按图 A 装置对“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 同学们对磷燃烧生成的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凝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会刺激呼吸道的 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偏磷酸。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休健康在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实验装置如图 B。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 B 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按图 B 所示组装好装置, 拿到太阳底下晒,过一会儿 观察现象。 白磷 ,红 磷 。 待白磷熄灭后,打开输 液管开关,观察现象。 白磷 。 白磷燃烧完后,改用酒 精灯在小石子和红磷中间加 热。观察现象。 红磷 (会或不会) 燃烧, 小石子 (会或不会)燃 烧。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 B 装置与图 A 装置比较,优点 是 。 (2)装置中气球的作 是 。 (3)石蕊溶液变红的 是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