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教学内容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共几课时 1 课
型 新授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功
体验。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
数目没有增减。
教
学
资
源
预
习
设
计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3、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反应: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水通电分解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3、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①> ②= ③<
)
现象:①冒大量白烟②放热③气球先
胀大后缩小
天平平衡
结论:白磷在燃烧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为了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防
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防止白磷燃烧时产生热量,气体膨
胀,将塞子冲出。
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Fe CuSO4 FeSO4 Cu
现象:①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②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天平仍然平衡
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保
持不变。
总结:从这两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反
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
质量总和相等。
探究活动 1:探究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总质量关系
观察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
测定
完成下表 提醒:注意观察锥形
瓶中的变化和气球的
变化
白磷燃烧前,锥形瓶底部预先装
一部分沙子,为何?
提问:1、小气球作用:
实验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
质量的测定)
实验一 表达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天平是否平
衡
结论
实验二 表达
实验现
象
天平是
否平衡
结论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练习 1、判断 10 克食盐加入 90 克
水中得到 100 克食盐水,说明它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2、A+B→C,10 克 A 与 5 克 B 反应,
结束后还剩余 3 克 A,B 无剩余,则生
成多少克?
(1)实验 3 中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
气中去了。 碳酸钠+盐酸 → 氯
化钠+二氧化碳+水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 4 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
还有一部分生成物以白烟形式扩散
到空气中去了
镁+氧气——→氧化镁
1.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
应;
2.对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作质
量守恒研究时,需用密闭装置。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反应或生成
的 ‘各种物质’”,不仅包括固体、
液体,还包括气体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总结:1、运用范围:只适用于化
学变化(化学反应),不用于物理
变化。
2、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这里“参加反应”不是各物质的
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
的哪一部分的质量,反应物中可
能有剩余的没有参加反应的
探究活动 3:质量守恒定律适合于
一切化学反应吗?
实验 3:探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前后质量的变化
实验 4:探究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
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1)以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为
例,如何改进装置,从而让天平
在反应前后平衡?
(2)由以上实验和讨论,你得出
什么结论或想到哪些?
探究活动 5:理论探讨质量守恒定
律的原因
请观察水电解的微粒动画
图,你能从微观(原子)、宏观(元
素)两个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微观解释
1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存在三
个不变
a、 原 子 的 种 类 不 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b、 原 子 的 数 目 没 有 增 减
——→元素的质量不变
c、 原 子 的 质 量 没 有 改 变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 可能改变: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练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50mL 水和 50 mL 乙醇混合后总
体积小于 100 mL,这不符合质量
守恒定律
C 铁钉生锈后,质量比原来大了
D 1.2g 碳与 3.2g 氧气恰好完全反
应后可生成 4.4g 二氧化碳,这符
合质量守恒定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①若 1gA 和 3gB 恰好反应生成
4gC , 则 1gA 和 5gB 反 应 生 成
( )gC。
②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使水直接变
成汽油(主要含碳、氢、氧元素)
吗?
作
业
设
计
自主学习 62---63